一旦在山區發現八路主力,則迅速趕至戰場,將其包圍殲滅之。
眼看第一軍如此的積極學習治安戰,岡村大將親自批示,給第一軍41師團配備自行車隊。
這年頭一輛自行車的價值也不低,摩托化部隊是快,前提是有路。
在支那如此差的基建條件下,摩托車能不能跑起來還是個問題。
鬼子在占領區內,修建了大量的公路來增強機動性。
反觀自行車就容易多了,雙腿能到的地方,它都能到。
遇到河流、山林,肩扛著就抬過去了。
還有一個問題,油料奇缺,汽車申請的油料嚴重不足。
有車的情況下,沒人想騎自行車,可要是雙腿跑著,有一輛自行車還是好事。
這也暴露了日寇的後勤問題,日子開始緊巴巴了,物資調動上的問題較大,後勤支撐的壓力較大。
從六月份至八月份,這雖是短短的兩個月,卻給了丁偉第四軍分區喘息的機會。
部分傷員養傷後,重新回到部隊。
也招收了大量的新兵,由骨乾人員帶隊訓練。
老兵得以喘口氣,調整好士氣,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各團偵察連遍布山區,鬼子還是擺出烏龜殼,堅守縣城,學習治安戰的精髓。
日寇靜悄悄,一定在作妖。
第四軍分區也拿到了總部的一些指導,既有總部對軍分區擴充根據地的要求,也有兄弟部隊掌握的反掃蕩的戰術,方便在全軍內推廣。
礙於當前抗戰局勢的艱難,精兵簡政,多深入到敵後方,阻擊武工隊、鋤奸隊,在敵占區內建立小型根據地。
剛剛擴編五個團,這時候讓丁偉精兵簡政。
彆鬨了,剛剛消化了繳獲的日械武器裝備,個人倉庫裡大量的武器裝備都還在。
再裝備五個團也綽綽有餘。
深入敵後方這件事,倒讓丁偉的想法紛雜起來。
為什麼不往塞北多溜達溜達呢,那邊兵力薄弱,駐防的地盤廣泛。
用3萬人的兵力,比第一軍駐防的地盤還大。
心中有了新的戰略想法。
一旦鬼子繼續向山區大掃蕩,他就準備選擇翻邊戰術,將主力深入到塞北地區去。
把山區讓給小鬼子,老子往北去發展發展。
天天蹲在指揮部,渾身都快生鏽了。
丁偉起身,叫上了柱子、孔勇、孫德勝三人,騎馬往前線視察。
“司令,鬼子天天縮起來,安排出去的神槍手蹲守好幾天,都找不到合適的狙擊機會。不正常,這太不正常了。”
孔勇是閒不住的人,兩個偵察連反複向平原地帶探查。
如今又在籌備第三偵察連。
也要走了50支狙擊步槍,要增加神槍手的配比。
偵察連作為部隊的眼睛,既要眼神好,也要槍法好。
隨便拉出一個,至少得是尖兵。
以前沒得選,如今有了條件,當然要百裡挑一。
“我聽說你們偵察連出了個年輕的神槍手,一個人乾掉三十幾個鬼子?”
孔勇倍感自豪,說的就是趙大一(狗子)。
孔營長根據他的小名狗子,取名趙犬,又覺得不夠大氣,改成了趙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