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截斷了第一軍跟駐蒙軍的交通關聯,在軒崗、寧武、朔縣、代縣、崞縣多處設伏,構建阻擊陣地。
以前八路隻能在山區躲躲藏藏,還要麵臨大掃蕩的局麵。
而丁偉的第四軍分區則主動的殺入到平原地帶,把日偽軍堵在交通沿線的城市據點內,占據了攻防的主動權。
退,可繼續轉入山區,利用多處阻擊陣地作戰。
進,可以盯住鬼子的後勤線,進行騷擾打擊。
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一定的作戰縱深。
晉綏邊區的友軍,也順勢向黃河沿岸拓展,主動打擊偽軍,切斷後勤線。
圍堵河曲、偏關、清水河等縣城,將根據地擴充數倍。
華北派遣軍內部驚動,岡村大將的辦公桌上,將丁偉的資料送了上來。
一個不入流的軍分區司令,從未聽過的人物,竟然搞出了如此大的動作。
簡直是帝國作戰史上的恥辱。
他岡村接手華北派遣軍以來,主動發起了夏秋掃蕩,收獲頗為豐富。
晉西北的這次變動,這場大敗,足以掩埋治安掃蕩功績。
“將軍,此次交戰中,八路出動了一支精銳的特戰部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瓦解了26師團、搜索聯隊的指揮係統。”
“才導致應對上的被動,整體局麵上丟失主動權。”
聽著參謀的分析,岡村也饒有興趣。
以他對華夏戰區的了解,最大的敵人不是國軍,反而是擅長遊擊作戰的土八路。
這群人的存在,加大了治安的成本,令華北大片日戰區屢屢難安。
正麵戰場的勝利,並不足以解決治安問題,占領的地盤越大,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駐防。
帝國已經顯露疲態了。
“發動情報組織,我要拿到第四軍分區、特戰部隊的資料。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是華夏人最喜歡講的一件事情。”
“沒有情報,談什麼作戰?”
“哈依,馬上去調查。”
參謀把手上的文件合並,恭敬的退出了司令部。
第四軍分區這邊,
丁偉將司令部挪到了平魯縣城,可以很好的關聯手上的各個團。
部隊經過了一場大戰,需要短暫的休整,消化掉作戰的繳獲。
與第一軍不同,駐蒙軍配備了大量的車馬,既有馬車也有汽車,機動性相對更高。
繳獲的物資中,出現了多輛汽車、馬拉大車。
這恰恰是八路手上最為欠缺的物資,卻也顯得如同雞肋。
因為沒有油料,這些鐵家夥跑不起來。
周衛國在軍區內擴大征召,計劃將特戰隊編成兩個隊,擴編至100人。
同時兼顧裝甲營的建設,教導裝甲作戰的戰術。
他在黃埔軍校學的是步兵專業,到了德國學習的是裝甲兵,有非常豐富的理論知識。
這一點也直接驚動了師長關注,師長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學習了步兵戰術。眼下有一個精通德國先進軍事戰術的人過來。
當即命令丁偉,取消周衛國的帶隊權利,這樣的人才不能深入到一線作戰。
更應該留在總部當參謀,把一身的知識留下來,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