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兵惶恐,隻能說他接收到的消息,已失去炮兵聯隊的聯係,最後的一則電報是江善太郎的求援信息。
按照以往的作戰經驗來看,通訊兵失去聯係,代表著部隊遭受重創。
26師團司令部下令,獨立12聯隊放棄左雲縣城,向豐鎮方向撤離,守備平綏鐵路。
日軍突然放棄陣地,迅速的向東北方向撤離。
6團、7團咬住鬼子的尾巴,迅速出擊,斷後的偽軍,被擊斃三百餘人。
偽軍戰鬥力太拉胯,讓他們斷後,那不是鬨著玩呢。
解決了偽軍後,同誌們繼續猛撲上去,啃下來200餘鬼子的屍體。
初戰告捷,裝甲營戰果累累,繳獲山野炮36門,毀壞6門,繳獲炮彈800餘發,汽車50輛。
擊斃日偽軍1300餘人,日寇殘餘兵力撤退大同,並未追擊。
俘虜偽軍819人。
駐蒙軍跟其他部隊最大的不同,汽車多,機動性強。
幾番戰鬥下來,機動部隊損失殆儘,連同重武器山野炮也丟失殆儘,26師團像沒了牙的老狼,略顯狼狽。
繳獲的物資全部轉移到縣城,火炮由柱子全麵接管。
毀壞的6門野炮,看是否有辦法修繕,重新投入使用。
其餘30門炮,率先編入訓練,與手上的山炮彙合到一起,編練成炮兵團。
有了這批火炮跟彈藥,就有了跟日寇硬碰硬作戰的底氣。
更有了進攻城市的手段。
可惜啊,都是75毫米炮。要是弄幾門150毫米的榴彈炮,那不得起飛了?
丁偉意氣風發來到前線,親自審閱此次的作戰繳獲。
順帶著在縣城的日軍倉庫內,偷偷扔進去一批軍械武器,還有那4輛中型坦克,12輛95式輕坦。
搜索縣城的部隊,率先發現了日軍倉庫,興奮的前來彙報。
周衛國、王承柱等人掀開倉庫,瞬間傻了眼。
尤其是周衛國,剛要跟丁偉彙報作戰損失,有2輛裝甲車,2輛坦克受損,沒辦法再投入戰鬥,隻能作為訓練器材。
立馬又繳獲了16輛嶄新的坦克,這不是瞌睡了,老天爺送枕頭嗎?
繳獲之豐富,令周衛國張大了嘴巴,難以抑製心中的高興。
另有重機槍24挺,輕機槍80餘挺,彈藥堆積成小山,有120萬發。
鬼子撤退之前,怎麼沒把這些物資轉移走?白白的便宜了第四軍分區。
一挺重機槍的作用極大,哪怕92式沉重,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可它也有相對應的優點,精度高。拿到手就是主力。
丁偉的一線主力團,越發的看不上日械重機槍跟輕機槍,更多的配備水冷機槍、轉盤機槍、捷克式,沒得選擇了才是野雞脖子跟歪把子。
彈藥分發到各團,算上作戰的繳獲,足以支撐幾個主力團打一場大規模的戰鬥。
山炮營、重迫擊炮營分彆拆分開,先把炮兵團給拉起來。
需要騾馬、汽車等拖拽工具,也需要司機、後勤等供應人員。
這是第四軍分區的頭等大事,一切由王承柱同誌指揮,擔任炮兵團的團長。
務必要用最短的時間,培養足夠的炮兵人員,訓練成型,具備打硬仗的本事。
守備在朔縣、山陰側翼的3團、4團兵力得到命令,湧入鐵路線,大膽出擊,推著步兵炮挨個清點鬼子炮樓。
26師團已經失去重武器,聯隊退守北部平綏鐵路線。
平原地帶的兵力薄弱,隻有區區一個步兵聯隊,再加上地方的治安隊、保安隊等兵力。
新1團、3團、4團、5團全部收網,壓縮日寇的活躍空間。
要把朔縣、山陰、寧武、神池幾個縣城給一一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