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興起了一輪打碉堡,破炮樓的運動。各團、各連踴躍出擊,將根據地內的釘子拔除。
像李雲龍這家夥,從旅長手上跪求了兩門山炮,那可是翻了天了。
本來盂縣地區的炮樓就被丁偉新一團清掃了一遍,根據地形勢良好。
李雲龍在這邊發展壯大後,收複了定襄縣城,緊接著就有心靠近盂縣,往正太路發展。
因為北邊沒啥油水了,都被丁偉晉北縱隊吃抹乾淨了。
瞧瞧孔捷那個二愣子,一個支隊的兵力跟他差不多,可火力比李雲龍強了數倍。
孔二愣子手上有一個山炮營,一個騎兵營,還有三輛坦克。
鬼子41師團主力覆滅,殘餘的兵力苦苦支撐,愣是不敢跟第二支隊較量。
竹下俊特戰隊的滲透也逐漸失去了效果,連續的幾次滲透,都被抓住擊斃。
損失了十幾名特戰隊員,再加上41師團無心進攻,滲透工作也便停止了下來。
反而是在軍隊內挑選新成員,在太原操練起來。今天驚聞龐家堡大捷,竹下俊在戰報內看到了老同學的字眼。
他與周衛國亦師亦友,亦友亦敵。若不是這場侵略戰爭,或許兩人會成為好朋友。
伴隨著戰爭的持續,他也在反複詢問內心,這是一場侵略,而他是侵略者劊子手的幫凶。
內心非常糾結與煎熬,傳統的武士精神告訴他,這並非是真正的武士所追求的,戰爭讓國人痛苦,讓友人痛苦。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可如果命令是極端的侵略行為,還要服從嗎?
一封信從太原發往集寧,周衛國跟竹下俊早已經斷了關係,在回國之前割袍斷義。從此兩人不再是朋友,隻是敵對的仇敵。
家仇國恨,不共戴天。
看到了竹下俊的信,周衛國主動找到了丁偉。
“有情況?”
“是,有件事情想跟您彙報一下。”
周衛國簡單介紹了竹下俊的情況,又把對方寫信給他,訴說內心迷茫的事情也說清楚。
“我覺得,可以嘗試爭取一下,能否把竹下俊拉攏到反戰同盟。”
伴隨著戰爭持續,小鬼子內部也很多人逐漸清醒過來,這哪是什麼大東亞共榮,分明是軍國侵略。
不過是一群戰爭瘋子,將華夏、島國一起陷入戰火紛爭當中。
43年,小鬼子內部已經非常吃緊。後勤緊張,資源緊張,征調的新兵還不到成年。
太平洋戰爭需要投入海量的部隊,與老美開戰後,很多人預料了戰爭的結局。
反對戰爭,反對侵略。竹下俊是聰明人,也是留學德國軍事學院的,眼界跟判斷力在線。
看透了戰爭的本質,才會迷茫,才會找周衛國尋求幫助。
丁偉同意了,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跟竹下俊接觸。如能將他拉攏到反戰同盟來,這個人將有極大的作用。
利用他大佐的身份,可以輕而易舉的進入武城搞事情。
強攻武城,勢必需要火炮、炮彈,要是能從內部突破,以特戰隊滲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雙方約在了雲中山區見麵,這邊兵力少,不存在所謂的危險,地點由周衛國來定。
丁偉手上的特戰營足足300人,這一次交給周衛國指揮,前往雲中山區。
至於過程,他並不想過問。
這是周衛國跟竹下俊的私事,作為軍區的司令,丁偉讓人弄了一杯茶,等待最後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