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軍不缺乏牆頭草,可也不缺跟鬼子硬碰硬的漢子。
他王超誓死不當牆頭草,伸手一擺,告訴王恩田。
勸他叛出八路,立馬走人不送。
跟他敘舊扛槍的兄弟情,那還是好兄弟,甚至反過來忽悠王恩田。
“西北的局勢明明白白,丁司令一家獨大,什麼狗屁的綏遠軍,什麼狗屁的十二戰區,打得過我們縱隊?打得過我們的裝甲團?”
這?這這這?
王恩田被勸的說不出話來,隻能拿出老一套的說辭。
“兄弟,八路總歸是不入流的勢力,胳膊扭不過大腿的。”
這就更好笑了,手底下有兵,怕什麼?
拉攏他王超,無外乎看的是歸綏地盤,看的是他手上的幾千杆槍,難不成還能是看上他王超的才能?
第五支隊王司令,可謂是人間清醒。
早在抗戰之初就看透了所謂的中央軍,看透了山城的西皮先生,什麼玩意兒?
送走了王恩田,讓人向軍區彙報,綏遠軍虎視眈眈的,時刻都需要堤防。
萬一傅先生要把部隊入駐到綏遠城來,又該如何應對?
同誌們是不是開槍?
丁偉接到消息的時候,在考慮一件事情,如果他接手了國軍指派的職務,對於本身有什麼影響?
畢竟是雙方合作抗戰時期,彆管合作的關係多麼僵硬,名義上還是共同對外。
八路軍最正規的也不過是三個番號師,他要是接管12戰區,手底下能編出兩個軍,6個正規的師。
西皮先生得給他丁偉發物資,發軍餉。
穩賺不賠的買賣啊。
如果是正兒八經的任命,丁偉可以接下來,怕什麼。
老總也在軍中擔任少將師長職務呢,每月領國府的軍餉。
就看西皮有沒有這個魄力,敢把戰區長官的身份甩出來。
怕就怕丁偉有這個膽子,西皮先生沒有這個魄力啊。
“告訴歸綏的第五支隊,決不能打響第一槍,破壞聯合抗日罪名不能擔。他傅想入駐到歸綏,得先看看有多大實力。”
“老子的騎兵第二、第三支隊向綏遠靠攏,配合第五支隊展開口袋陣。”
“再調一個榴彈炮營、一個野炮營、加一個裝甲連過去,增強綏遠地區的防護水平。”
真夠讓丁偉頭疼的,正一門心思向東北華北用兵的時候,西皮先生在背後搞這種事。
激化綏遠軍跟他的矛盾,不得不安排三個支隊兵力防備後方。
傅先生的七路半有些戰鬥力,他本人在當地又有威望,不得不防備。
你說一個擅長搞水利建設的人,安心造福群眾多好,非得露頭出來跟丁偉爭西北嘛?
隻要敢入駐,不介意用三個支隊呈三角鉗製,將他的35軍牢牢鎖死在歸綏。
七月下旬同一時期,丁偉成立了熱河縱隊、晉中縱隊,武城縱隊。
晉中孔捷縱隊頗有點養大的孩子,被師長調去了晉中作戰。
拿著丁偉的武器裝備,的炮火彈藥,向津浦鐵路南段用兵,逼近太原方向。
笑談了許久,說李雲龍有一萬人敢打太原,現在變成了孔捷帶著縱隊殺向太原。
著重逼近陽曲、壽陽、晉中,同時威脅正太線跟同浦鐵路線。
日軍41師團的殘餘主力抽調,被運輸船送入了大海,剩下的輜重兵力不可能阻攔孔捷縱隊。
該縱隊有兩個炮營,12門山炮,12門野炮,還有4門榴彈炮加強。
孔捷不聲不響的,已經在忻定盆地發展出過萬人的主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