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捶在了桌子上。
丁偉皺起眉頭,分析眼前的局勢。
“不愧是黃埔一期的人,在戰局失利的情況下,能抓住稍縱即逝的翻盤機會。舍棄正麵戰鬥,追擊兄弟部隊。”
孔捷站在一邊,很著急。
到底是進攻?還是向後方撤退?塔子山已經打贏了啊。
“孔勇縱隊拿下塔子山,美式炮群的一百多門火炮,我還是有胃口吃下的。即便大炮損壞了,維修一番總能繼續使用的,再不濟回爐重造也好。”
“老孔,正麵戰場收縮,考慮向通遼地區撤退,四平不能守了。”
從實際而言,新京有張大彪、高清縱隊,還有3個暫編師的兵力。丁偉堅守四平也沒什麼難度。
完全可以從通遼、新京調配援軍,反包圍吃掉新六軍跟71軍。
但沒有意義,固然可以盤活整個戰局,損失的卻是他自己的兵力。
滿洲人民聯軍潰敗,問題在於聯軍本身,跟他丁偉沒有半毛錢關係。
部隊潰敗,能稀釋各軍區指戰員的話語權,雖說看起來殘忍,可戰爭本就是無情的。
上了戰場,就要做好受傷陣亡的準備。
放棄四平,甚至可以放棄新京,沒必要跟國軍死磕,趁機收編潰兵及潰敗兵力。
彪哥啊,不是我丁偉不想幫你。
人啊,總是有點私心的。
部隊可以聽你的,也可以聽我丁偉的,老子的地盤又不在這邊,放棄了也不影響。
進攻固然可以重創國軍主力,但撤離卻可以趁機整編510萬兵力,還能保存自己的實力。
傻子也知道如何選擇啊。
“老孔,我軍即將處在敵軍包圍當中,友軍已潰敗,按照聯軍司令部的最新電報,讓我兩個縱隊趁機突圍,保存有生兵力。”
“往哪裡突圍,向北撤退?”
孔捷隻覺得憋屈,這仗打的太憋屈了。
“向通遼撤退,聯係王濤縱隊,向東出兵,接應我四平守軍。同時收編整編潰敗的友軍,與我縱隊一起撤向通遼。”
四個炮團、兩個縱隊兵力緩慢集合,做出向西部撤退的動作來。
本以為撤退過程還要糾纏一會,卻不曾想國軍異常配合。
從西部放開一道口子,讓丁偉的部隊拖著大量的重武器離開。
炮團朝著西部猛攻,密集的炮火無人可擋。
趕緊送丁偉這尊瘟神離開。
縱隊根本不像撤退,更像是戰略轉進,優先安排傷兵撤離,隨後有序的退出戰鬥。
與王濤的兵力彙合後,在雙遼地區暫時休整。
同步安排出機動兵力,聯絡潰散的各部兵力,統一向雙遼地區集結。
出動了幾十輛bt7坦克,掩護兄弟部隊,安穩的撤出追擊。
國軍沿鐵路沿線進攻,拿下四平,隨後四個軍的兵力持續向北壓進。
丁偉則乘坐飛機,降落在新京。
張大彪、高清等候多時,詢問該如何應對眼下的情況。
國軍主力正逼近新京,打還是撤?
扯淡,撤什麼撤,這邊工業區較多,好不容易從老毛子手上拿了下來,需要撤退嗎?
從四平撤退是戰略調整,放棄一座小城,拿到幾萬兵力。
丁偉手上的縱隊兵力都太少,五個縱隊,怎麼也得發展到三十萬人啊。
每個縱隊6萬人不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