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二臉都白了,咋回事,我才晚到一會,有關於圖江出海口的事情就商量完了?
說好的三方商議呢?
丁偉哈哈一笑,“少數服從多數,區區幾個平方公裡的地盤,不要傷了兄弟們的情誼。”
阿諾夫、潘捷列耶夫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哈啦少,哈啦少,兄弟情義最重要!”
接下來要討論在圖江上建設幾座友誼橋,方便三方通行。
丁偉的意思是建造5座,光靠一個圖江鐵橋不行,再加一座,方便與遠東通行。
往滿洲方向建設4座,方便滿洲的鐵路、公路貫通過來,打通北部山區。
直達對方的羅港方向。
給毛熊哥哥用一個,給丁偉的滿洲用四個,我們人多,需求多,這樣分配也非常合理。
如果按照人員比例看,滿洲這邊幾千萬,遠東才幾百萬,十比一的比例。
五座友誼橋,分給你一座,足足20%的比例。
必不可能有意見。
擺放在大家麵前的是區域地圖,丁偉在地圖上沿用了之前的山路。
用粗筆順山路畫上去,標記友誼橋的修建地點。
貫通圖江、貫穿長白山,打通跟金小二的深刻交流。
整體思想就一個,方便開采山區的礦產資源,方便打通出海的港口。
修路架橋,建設港口,初步估計需要投入1-3個億刀勒。
提到錢,大家都萎靡不振起來了。
阿諾夫借故想上廁所,潘捷列耶夫直言自己不需要港口。
有海港在手,足夠解決軍艦停靠的問題。
至於羅港的建設,應該金小二掏錢啊。
“我們還是秉承著誰用誰掏錢的方式,建設港口對我們而言不是必須。國內當務之急是恢複生產,從戰亂中重建家園。”
“節省下來的資源、錢財,要用於建設工廠,建設經濟。”
看金小二說的義正言辭的,真想抽他倆嘴巴啊。
首先費用不是問題,但丁偉不可能當冤大頭。
北部毛熊、北棒子的友誼橋需要雙方出錢修繕,要是沒錢,沒錢就彆修了。
西部四座友誼橋,丁偉可以考慮出大頭,如果金小二沒錢,那就用礦產資源抵債。
出資比例放在6:4,丁偉出六成的建設費用,北棒子出四成。
至於修路,那不好意思,北棒子需要多出錢。
“我們也不需要翻山越嶺啊。”
金小二提出異議。
在山區修路,打通鐵路線,目的是方便滿洲,方便新京。
可以一路向西直達羅港。
方便的是丁偉,怎麼掏錢的是北棒子。
“路修在哪了?”
“我的境內。”
“修完了歸誰?”
“自然是歸我們。”
“那不得了,有沒有多要一分錢?施工人員無償投入,修路設備免費的投入,免費幫你修路。怎麼?還要跟我斤斤計較?”
丁偉的鐵道兵越發專業,除了他有精力搞定四座友誼橋,在深山打穿公路鐵路,其他人誰搞得了?
論基建的效率,毛熊、金小二都排不上號。
“問題是沒錢啊,哪有多餘的錢用在修路上?”
北部山區本就人少,金小二如果有多餘的資源,肯定是在平原地帶修路。
不可能往北部山區鑽,鑽進去有啥意義。
丁偉的小心思,隔著長白山都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