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設備源源不斷的湧入進來,將原來的工廠重新清理,整合資源後,重新拉出生產線。
從龍國搬運過來的援助設備,加緊投入生產序列。
主要是化工、冶煉、開采、煉鋼、軍工這幾項,能夠迅速穩住北部,源源不斷的自產彈藥。
鐵路跟公路的鋪設也在緊張籌備當中。
按照目前的計劃,用不了多長時間,鐵路可以直接從滇南到大羅。
到那時候,大羅豈不是確確實實的姓丁了?
運過來的輸油管線,正從地下油田源源不斷的抽取石油。
冶煉出來之後,一部分提供給軍隊使用,大部分則供應給張大彪的機械化部隊、裝甲部隊、導彈部隊。
有免費的油料使用,誰還用自己的。
一口氣敲定了48個援助工業項目,龍國內部一直有人叫囂著要免費援助,無償援助。
丁偉順從他們的意思,就在大羅北邊的工業地帶,好好的落實這些產業好了。
無外乎打造另外一個小滿洲而已。
包含了玻璃製造、藥品製造、造船廠、氮肥廠、造紙廠、鋼鐵廠、鋁製品廠等輕重工業廠子。
設備跟人員直接從龍國內部遷移過來。
調動了七八萬工人,湧入到北部穩定區域,幫著搞工業建設。
這邊有大量的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儲量都不錯,易於開采。
還有得天獨厚的港口環境,交通便利,氣候適宜。
遠比滿洲的寒冷天氣舒服。
丁偉打造小滿洲的意圖越發明顯,不計代價的投入20多個小目標,將生產線遷移到了這邊。
尤其是幾個修配廠,可以供應汽車、坦克、飛機等零件的修繕。
擺出了一副打持久戰的模樣,堅決支持邶樾作戰。
支持到底,援助到底。
武甲、古月湊在一起,商量當下的局勢該怎麼辦。
北部都他娘的不受控製了,南部的戰線越發膠著。
滿打滿算湊了20萬兵力,在17度線附近廝殺。
“瞧瞧,丁大司令給了我們建議,從軍事角度出發,要在17度線修建大量的碉堡跟深壕,利用地形優勢,規避敵軍的美械裝備的優越性。”
不疼不癢的建議,氣的瑚先生拍桌子。
但前線負責指揮的大將,還是有一些技術水平的。
知道丁偉的建議很符合實際。
鷹醬投入了大量的飛機坦克大炮,這些生產於二戰時期的武器裝備,依然有足夠碾壓的性能。
上有飛機轟炸,下有坦克壓進,遠有火炮打擊。
留給他們的隻有一條路,下水、挖土、打地洞、造碉堡。
用苦鬥死鬥的方式,黏在這片土地上。
可以接受失敗,但絕不後退半步。
好消息是古月深的群眾支持,能夠從後方運輸材料過來,方便碉堡的搭建。
山裡、村裡的群眾,自發的組織起來,靠雙腿雙手運輸物資。
沒有路,那就光腳踏出一條路。
看著前線如此艱難的抵抗攻勢,丁偉有些於心不忍。
再一次決定投入5萬舟橋部隊,以及5萬工程部隊,湧入到北部地區。
抓緊把公路鐵路修過來。
南方熱帶雨林的天氣,不存在凍土,也不存在冰天雪地無法施工的情況。
拿著資源,修自己的路,必須加班加點的乾啊。
rg。rg(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