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完陳生的科研新安排,鄭榮、向明和黃忠澤三位教授才離開了。
會議室裡隻剩下陳生、吳元吉、王訊章、計洪年四人,四人接下來的會議才是重點所在。
“這次實驗室得出125項個和稀土有關的專利報告,我已經對和國際專利局和國內專利局核對過,我們所有的專利和彆國的稀土專利都沒有相類似的地方。”
\"可以完全確定並沒有和我們的稀土相關技術相同或類似的專利,所以這批專利是全新的技術,完全屬於我們耀中公司的專利。”
“目前我已經向國際專利局和國內專利局提交了專利申請書,兩者皆已經接受了我們的相關申請。”
“按照陳董的意思,我們連周邊可能出現的附產元素的使用專利都進行了相關申請,這是相關專利的申請文書。”
吳元吉在國外礦業公司工作過多年,自是明白專利的重要性,所以實驗室數據一出來他都會第一時間向國際專利局和華國專利局進行申請。
對於陳生讓把周邊可能附產元素的使用專利也進行申請他是非常讚賞的,國外這套玩得很溜,他沒想到這位小陳董也懂。
申請多餘的專利雖然會增加專利保護費的費用,但以後可操作的餘地也會大很多。
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可以利用周邊附產元素做文章,如專利法到期後進行再延期操作。
“和國內的稀土供應企業談得怎樣了?”陳生問道。
“目前我們的人已經和國內最大的二十家稀土供應公司聯係上,雙方就稀土的銷售達成了初步協議。”
“由我們為他們更好更環保的稀土提純技術支持,幫助他們進行相關方麵的技術升級。”
“理論上能通過相關的技術支持,他們能提純出80左右的富集精礦。”
“目前我們已經談好,他們以後提純的稀土我們負責收回,收購價比境外那些收購商同類高30。”
“相較於升級後提煉稀土的成本,高出的這部份已經足夠彌補他們的損失還能賺多15左右的利潤,我想他們知道怎麼選擇。”
吳元吉遲疑了一下才說道。
“現在的問題是陳董你的資金問題,華國現在的稀土礦一年的出口額大概在四萬噸左右,折合外彙4億米元,均價在9米元一公斤左右。”
“在這一基礎上增加30就要將近5億米元,每公斤的價格也升到13米元左右。”
“理論上這二十家遍布整個華國稀土大企業,可以把華國80的稀土份額聚攏在一起,甚至更多。”
“按你原來的意思是想把這些份額全部吃下,再通過我們的提純出高純度的稀土礦再出售給國外企業。”
吳元吉舉起四根手指。
“拿土地,修建煉化廠、修建儲備庫,最少要4億米元的備用資金。”
他接著把自己的擔憂的說出。
“如果您是想能過再貿易的方式,把提純後的稀土賣給國外企業回攏資金,以我多年在外企的工作經驗,它們不會那麼容易就範。”
陳生淡然一笑。
“你儘管放手去做,資金方麵我會解決,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從98年開始,華國開始對稀土產品出口實行配額管理製,配額總量逐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