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曆1985年,倪光北放棄了楓葉國nrc機構給的70倍於華國的優厚待遇,毅然選擇回國潛心研發電腦華語數字處理問題,並親自出資購買設備進行研究。
正當他聚精會神的投身於科研中時,一個人的到來打破了他以往的生活,這個人就是柳忠烈。
柳忠烈親自邀請他擔任“華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總工程師一職,初時倪光北並未答應,在他三番五次多次登門拜訪後,才最終答應下來。
倪光北全部身心都在科研上,他答應出任總工程師時提出了三個條件不做官、不赴宴、不見記者,足以說明倪光北對科研的熱忱。
當年12月,倪光北帶著設備加入到柳忠烈一行人中,潛心研究開發連響式‘華’卡,幾個月後連響式‘華’卡問世。
在那個萬元戶都是人中龍鳳的80年代,它的價格高達4100元。
即便如此,‘華卡’依舊供不應求,倪光北的研究成果空前巨大,為公司帶來了上千萬的利潤,促使公司更快速的向連響集團邁進。
連響式‘華卡’的成功問世,給華國計算機發展帶來了巨大突破,倪光北一舉拿下“華國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眾多獎項。
但倪光北並未停止腳步,在將‘華卡’進行完善後,他轉身又投入到了連響微機的研發中。
倪光北依舊在研究室內夜以繼日的搞科研的時候,而柳忠烈則帶領著幾名得力助手轉戰香城,搶占香城市場,並將公司正式更名為連響集團。
90年代初,倪光北帶著剛剛研發出的連響微機,參加了德聯邦的電子技術交易會,這也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博覽會。
此次博展,連響286微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並順利取得了生產許可證。
連響微機作為華國第一個自有品牌的電腦,又是華科院名下企業,其自然得到華國相關方麵的多方麵照顧,其又被當時的人們稱為國貨之光,其銷量不言而喻。
十幾年間,柳忠烈和倪光北二人,一個在外搞貿易,一個在內搞科研,二人心照不宣,配合的默契得當。
然而倪光北還是那個倪光北,柳忠烈在見識了外麵的精彩世界後,卻漸漸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帝京,連響集團大樓內,正在召開一場特殊會議,柳忠烈召集來了所有董事及中上層領導。
現場的101novel.com0多名參會人員把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這場會議的主旨是什麼柳忠烈,但都能察覺到演講台上的他氣色凝重。
“發生了什麼事,今天華科院的人都來了。”
“四年了今天怕是要進行一個了決了。”
“這柳忠烈可真夠狠的,自四年前把倪總工的總工程師這個職位撤了後就一直讓倪總工在集團裡坐冷板凳。”
“我聽人說,這四年來他竟硬一分研究經費都不給倪總工。”
“有些話不要隨便說出口,小心禍從口出。”
“這都是集團公開的秘密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少說兩句,言多有失。”
“有誰知道那位和華科院主任坐一起的少年是誰?”
“應該華科院的人吧……”
“我剛才進來的時候見柳忠烈對他挺和氣的……”
“倪總工這次有些懸啊……”
……
柳倪不和在連響集團內部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兩人一個堅持技工貿,一個堅持拿來主意。
倪光北堅持走自己的技術研發路子,優點是技術是自己的,不用受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