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至1999這三年期間,受東亞金融風暴影響,香江麵臨著重重困難。
於內,經濟發展緩慢,房價虛高不下。
於外,國際炒家剛剛在這裡折騰完,這些人雖然被擊退,但留下的是滿目蒼痍的東亞,整個東亞市場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那時的香江經濟存在發展速度慢、產業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在這樣的內外交困下,香江當局苦思解決之法。
最終當時的管理層提出解決方案——數碼港計劃。
按當時管理層的想法,打算以香江這個全球第四金融中心為基礎,利用和華國大陸的連接國際的優勢地位,把這裡打造全球第二個矽穀。
如果計劃成功,香江有望則將成為亞淨資產和當今世界的科技中心,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的局麵也會大為改善甚至徹底改變,這個計劃當時被寄以厚望。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一場美好的想象罷了,而摧毀這些美好的正是李超人一家。
“香江的數碼港計劃現在的華江府不知道進展如何。”
“你想參一腳香江的數碼港項目?”
霍欣宜接過夏知薇遞過來的香茗,聞言問道。
“確實有這個想法。”
陳生並沒有為香江府打抱不平的想法或拯救香江那麼偉大的想法,但身為華國人,看著李澤仁這個楓葉人在華國的地盤上搞風搞雨這就讓他很不爽了。
“這個我倒是知道一些消息,香江當局提出要讓香江成為全球電子商業與軟件的領導者之一,成為全球頂級科技城市的理念。”
“但目前香江當局沒有錢,為了建立數碼港,當局那邊向世界各地的幾十個財團發出了請求,目前還沒有收到一個財團的回複,他們似乎並不看好香江的未來發展。”
財團不是慈善機構。
“前不久李家的李澤仁滲了一腳進來,向港府提出了以地易樓的方法,他負責建設數碼港的全部費用,當局豁免那64畝土地78億的地價。”
李家那位自然也不是。
資本都是想儘辦法儘可能的榨取自己能賺取到的利益。
“他是不是還要求香江官方建設基礎設施,另外還拿到了幾個科技巨頭的簽署協議?”
陳生嘴角一揚,笑著補充道。
霍欣宜驚訝的看向他。
“這些消息你是從哪裡知道的?確如你所說,他提出了讓官方建設基礎設施的要求並拿著幾個巨頭科技公司的入駐合同。”
“李澤仁是從斯坦幅出來的,而斯坦幅是全玩球科技技頭聚集最多的地方,能和那些科技巨頭扯上關係不難。”
“我說聞惠譜、ib、甲骨文和牙虎等8家科技巨頭對這個建議似乎都很意動,財司長還親自跑了一趟o洲,愛笠信和諾雞亞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霍欣宜頓了頓。
“他的條件雖然很好,但目前當局正在認真考慮此事,還沒有答應該他的要求,李家的名聲在香江並不怎樣。”
陳生聽完沉吟了一下,想了想還是選擇直截了當的說道。
“這件事我想滲一腳,但靠我一個人力量不夠,我需要老爺子幫忙,如果老爺子想培養奇鋼的話,這會是個絕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