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300的單體性能和國外的還有著明顯的差距,但龍芯特殊的雙層結構設計和華威實驗室獨特的硬件疊加算力方法兩者相結合在一起,和國外的運算芯片在性能上差距就不會很大了。
按照最新的設計,全新的天機超算108機組聯合運算速度峰值是可以達到億次每秒的運算速度的。
這次實驗如果能成功,對華威實驗室的芯片研究室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和鼓舞(之前表麵上隻有四五千億次)。
當然,這些隻是經過無數次超算模擬後得出來的一種預估和計算結果,具體情況還需要啟動機器後進行全新的測算才能得到準確的答案。
“第98組機組啟動成功!”
“第99組機組啟動成功!”
“第100組機組啟動成功!”
……
“第108組機組啟動成功!”
當第108組超算機組啟動成功的聲音響起,整個天機超算開始全麵運轉起來,各色信號燈閃爍不停,讓胡為武倪光北和黃儀女士鬆口氣的是這其中並沒有紅色的燈光亮起。
沒有紅燈亮起表明機器運轉正常,說明他們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開始測試天機超算算力極限的承載力的時候了。
“開始算力峰值測試。”
隨著陳生一聲令下,108組天機服務器運轉到極致,這一步不僅僅是要測算天機服務器的算力峰值,更是為了看在極致運轉下天機服務器的硬件性能能維持多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108組服務器全力運轉,低沉的蜂鳴聲連成一片讓人,顯示屏上代表算力峰值的數值正快速跳動著。
1億…10億…100億…1000億…億…
天機服務器的算力很快來到億每秒的大關,但它似乎仍沒有停下來的打算,還在不斷升限著。
億…億…億…億…億!
最終天機服務器的算力峰值一直穩定在億每秒上下浮動,顯然這已經到了它的極限。
“保持極限運行!監控好各機組數據。”
陳生平靜的聲音響起。
接下來是持續三天的算力測試,三天時間陳生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時間都呆在測試室裡忙碌著。
華生超算更換為天機超算是從芯片硬件到內核指令信的徹底更換,連底層邏輯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為此他正在為‘易’做著內核基礎的適應升級。
‘易’是他最大的殺手鐧,這些自不可能讓外人知道,其實就算讓其他人見到也沒人能理解他在做什麼。
就如現在站在陳生身後的李百度,他雖然身為千度的總工程師帶領團隊開發了千度搜索的核心算法。
現在專注於人工智能的研發和運用,在業界無論技術還是對電腦程序的理解能力都屬於最頂尖的層次。
現在看到陳生那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看到他在快速操作無數各種圖形結構閃現,無數數據流流過,竟有種兩眼抓瞎感覺。
感覺到李百度的存在,陳生停下手頭的工作對著他指了指邊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老李你來了,坐。”
李百度嘴角抽了抽,我才三十出頭也比你大不了幾歲好不。
“陳董你找我來不知道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