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真正把這九個字貫徹一生的人不多,站在山巔始終堅持這個信念並一直走下去的,真心和人民打成一片的,屈指可數。
那位小說寫了一半斷更的,叫飛飛的作者是一位,而他來自於人民,毫無疑問也是的。
許多人把諸多問題歸結於他身上,而他自稱做為帶頭人也主動攬下了所有的責任,但在陳生看來有些事不能過完全怪不到老人身上。
當年國家有人吹糧食可以一分地產千斤穀,老人根本就不相信這種話,說一分地能增產十幾二十公斤就非常好了。
當年鋼產量500萬噸,有人說第二年可以增產到1000萬噸,對於這個問題老人同樣持懷疑態度,連著問了十幾個負責管理這方麵的專業人員得到肯定能達到要求後才首肯了下來。
結果出事後所有人都把問題歸咎於老人,在陳生看來這是一些人很不負責的無賴行為。
老人一生坦蕩,一輩子操勞,一生節衣少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間越久越能感覺得到他對人民的那份真摯感情和對我們這個民族命運的擔憂。
“沒有他老人家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媽百年後你小子可彆忘了他老人家,記得每年代你媽祭拜他老人家。”
禱告完劉貴容還不忘提醒道。
“老媽,你這話我從小聽到大都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了,我覺得你現在可以從小教你兩個孫子,等你兒子百年後,讓他們繼承你的願望。”
陳生揉了揉耳朵,有些感情他深埋心底,要讓他說出口很難,也許這就是華國大多數男人處理情感的方式。
“這個不用你說,我打算從三歲開始教大郞二郞他們。”
這小名叫得……
好吧,自己媳婦都沒意見,他能有什麼意見的。
“知薇中午不回來吃飯,一會那雞你吃多點……”
“老媽,彆人養雞都肥肥胖胖的,你養雞把雞養得瘦不拉嘰的……”
“少廢話……”
……
母子兩人閒聊了一會,有一位傭人走來提醒道。
“老夫人,陳先生,外麵來了兩輛軍車一輛紅旗轎車,他們說是來找陳先生的。”
劉貴容疑惑看向陳生,後者攤攤手。
“老媽,看來這雞隻能留著你和老爹吃了。”
陳生這飯確實是沒辦法吃了,因為來找他的不是彆人,而是…
他話音剛落,電話已經響起。
“朱爺爺…好的…我知道了…我正準備去陝蘭…您老掛心了…”
三架白天鵝在當下的華國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哪怕它們幾乎已經被削得僅剩下了空殼,哪怕它們可能永遠見不得光。
為了這個空機華國曾訴資七億米元多次向二毛提出購買請求而被拒,而現在陳生一出手就是三架。
這件事毫無疑問已經驚動了最高處的幾位,而朱老爺子自也是知情人之一,這電話正是他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