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這一場大戰,不算大勝。
傷亡人數與東江軍不相上下。
在夜襲東江軍的營地時,在猝不及防之下,東江軍的傷亡要遠大於清軍。而海灘一戰,卻是清軍的傷亡遠大於東江軍。
但是,從戰略目標上來說,則算是一場勝利,因為成功逼退了東江軍對鐵山城的進攻
而且,收獲也是不小。
尤其是得到了……燧發槍!
攻占東江軍營地時,有不少戰死的東江將士是火槍兵,他們手中的燧發槍成了清軍的戰利品。
在多鐸看來,這才是此戰最大的收獲。
儘管,滿清的冶鐵質量比不過東江軍,製造燧發槍的構件和槍管,對鋼鐵的質量要求較高。但是,總能通過一些手段,進行冶煉工藝和製造工藝的改善,將燧發槍批量生產出來。
所以,在得到燧發槍之後,多鐸趕緊派出一支人馬,護送二十支燧發槍送往盛京交給攝政王多爾袞,請奏多爾袞安排工匠進行仿製。
……
軍事方麵,多鐸也沒有再去進攻曹變蛟的東江軍。
因為曹變蛟是在海邊立下營寨,有東江水師提供火炮支援,而多鐸現在火炮不足,貿然強攻會很吃虧。
但是,這也隻是權宜之計。
多鐸並沒有打算放棄,而是決定決定采用炮戰。
由於鐵山城中的火炮,此前幾乎都在與曹變蛟的攻城戰中被炸毀了。於是,多鐸就派了數支人馬去義州、宣州等地搬運火炮,意欲等火炮搬來之後,再炮轟曹多蛟在海邊的營地。
這個想法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因為如果清軍從陸地上打炮,可以拉遠一些距離,隻打曹變蛟的營地,而不打海上的東江水師戰船。
曹變蛟的營地就相當於處在“三點一線”的中間。因此,漂浮在海上的水師戰船上的火炮,想要摧毀清軍炮兵陣地,炮彈就得先從曹變蛟的軍陣頭頂飛過,才能飛向清軍的炮陣
需要的射程就會更長。
很有可能就會變成船上的艦炮夠不著清軍的火炮,而清軍的火炮卻可以打到曹變蛟的營地。
……
不過,很快,形勢又有了變化!
在剛剛派出人手前往搬運火炮的第二天早上,就有斥候趕來稟報,說是巴圖魯鼇拜將軍,帶著一支騎兵,已到城外十五裡。
多鐸聞言大驚!
趕緊縱馬跑到城外去迎接。
……
出城五裡時,便看到對麵來了一隊騎兵,打的正是鼇拜的旗幟。不過,人數卻不是當初給鼇拜的一萬五千人外加三萬匹戰馬。
而是不足00騎!
那些馬上的將士,一個個盔歪甲破,臉上烏漆八黑,身上猶有黑紅色的血跡,明顯是經曆過一場血戰。
再看那垂頭喪氣、士氣不振的樣子,以及那破破爛爛、殘缺不全的幾麵旗幟,可以判斷,這是打了敗仗,而且是敗得極慘!
多鐸勒馬駐足,臉色鐵青。
……
沒多久,那支人馬就來到了近前。
鼇拜見到臉色鐵青、一言不發的多鐸,嚇得趕緊跳下戰馬,跪倒在多鐸麵前道:“王爺在上,請王爺降罪!”
“說!你這是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