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陽春三月,氣溫不冷不熱,正是適合春眠的好時節,王昊在義州城中美美地睡了一覺。
醒來之後。
宋獻策和唐漢送來兩條急報。
第一條急報是:劉少傑攻破牛毛寨。
殺死代善,殺敵七千餘人,俘虜一千餘人,並繳獲糧草二十萬石。
“很好很好!”
王昊聞信大笑:“劉少傑有勇有謀,不負本督所望。”
又問第二條急報。
唐漢上前道:“鳳凰城中的玄狼司飛鴿傳書,多爾袞回沈陽了。留在鳳凰城的統帥是巴布泰。”
巴布泰是努爾哈赤的第九個兒子,時任奉國將軍。資曆很老,從軍三十多年,不論資曆還是經驗,都堪為一軍主帥。
在當前情況下,韋何奪了錦州,王昊又親率大軍進逼鴨綠江。滿清麵臨著東西兩線作戰。
多爾袞坐鎮沈陽,讓多鐸去對付西線的韋何,再讓巴布泰對付東線的王昊,而他自己則在沈陽居中策應,也是很合理的安排。
不過,宋獻策卻另有想法。
在唐漢稟報完了之後,便對王昊說道:
“牛毛寨乃是建奴囤糧之地,九連城和寬甸等地都是依靠牛毛寨的糧草供應。被我軍奪了牛毛寨的糧草之後,九連城和寬甸等地可能很快就會缺糧。多爾袞在此時返回沈陽,可能會與籌集糧草有關。”
“晉商?”
一說到建奴的糧草,王昊就想到了晉商。
在原本的曆史上,建奴能打敗大明,晉商便是最大的助力。
小冰河時期,東北地區比中原地區更加酷寒,糧食產量更加少。如果沒有晉商的糧草供應,不用明軍去打,滿清的人口都會餓死大半。
如果沒有晉商。
什麼薩爾許戰役,大淩河戰役,寧錦戰役,鬆錦戰役,失敗的都會是建奴而不是明軍。
甚至這些戰役根本就打不起來。因為建奴沒有糧草,餓都快餓死了,哪裡還有力氣發動戰爭?
……
中華民族300多年屈辱的曆史!
晉商便是最大的“功臣”!
一方麵,中原大地百姓餓得……易子相食!
漢族同胞們為了生存到處搶吃的而形成流寇;明軍也都在餓肚子,一個個瘦弱得跟竹杆似的。
另一方麵,大量的糧食卻走私給了建奴。
將建奴一個個養得身強體壯,兵精糧足。養壯了的建奴騎著駿馬、拿著刀槍跑到內地來搶劫,搶到的財物再跟晉商換糧食。
那些晉商,個個家藏白銀千萬兩!
再用這些錢財控製官吏,控製地方,高價收購更多的糧食,用來向滿清換取更多的金銀財寶。
除此之外,他們還賄賂朝廷官員,獲取機密情報、軍隊布防,作戰計劃等等交給建奴,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建奴打勝仗。
建奴打勝仗,就能為晉商們搶到更多的財物!
資本逐利,千年如此。
國難之時,唯賤民苦!!
崇禎最後說的是……“文官個個皆可殺”。其實還要加上一句:“晉商八家該絕嗣”!
(備注:實際上參與走私的,遠不止八家。)
……
這裡又牽涉到一個糧食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