溙水之畔,屠雎一路率領秦軍踏過重重艱險,終於攻克了越人的營寨。
留下五百精兵鎮守此地,他毅然帶領餘下的兩萬餘人翻越溙水,朝著湟溪進發。
那是一片廣袤而蒼茫的土地,位於溙水和湟水的交彙之地,兩軍的行軍在這裡變得尤為艱難。
曆經兩日的跋涉,秦軍才得以過河,眾將士的臉上寫滿了疲憊,但眼中的光芒卻未曾熄滅。
此時,屠雎站在溙水的西岸,目光如炬,俯瞰著重整旗鼓的秦軍。
他深知,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而遠方的天際,塵土飛揚。
李由率領的一曲部眾,滿載著從各寨、諸越部中繳獲的糧秣肉食緩緩而來。
看著滿載而歸的隊伍,屠雎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眾將,”屠雎沉聲喚道,聲音中帶著不可一世的霸氣,“桀駿若在湟溪,那自是最好,一戰可定,但若不在,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眾將相視無言,一時間,河岸邊隻剩下河水輕輕拍打河岸的聲音。
“將軍,”一位副將打破沉默,“若桀駿不在湟溪,末將認為,我們應繼續深入,追擊其主力,不可給其喘息之機。”
“追擊,談何容易?”另一位老將皺眉道,“此地地形複雜,越人又狡猾多端,不可輕舉妄動。”
屠雎聽罷,微微點頭,“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戰機稍縱即逝。”
“桀駿一日不除,始終是我等的心頭大患!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一日,明日一早,無論桀駿是否在湟溪,我們都要繼續進發,直至徹底鏟除這股越人!”
眾將齊聲應諾,聲音震天響,仿佛連溙水的波濤都為之動容。
而屠雎的目光,則遠眺著湟溪的方向,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整軍之後,屠雎召集眾將於大帳之中,商討下一步的進軍計劃。
燈火搖曳下,眾將圍坐,議論紛紛。
“將軍,末將認為,我們應先取湟溪東南的博羅。”一位將領率先發言,聲音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敢。
“不然,”另一位將領反駁道,“博羅雖好,但路途遙遠,且需經陸路跋涉,依末將之見,不如直取西南四會諸部,其地近且富庶,越人的糧倉府庫皆在於此。”
屠雎聽著眾將的議論,心中權衡著利弊。
他知道,每一個決策都可能關乎著數萬將士的生死,關乎著大秦的榮耀。
“博羅雖為戰略要地,但如你等所說,路途遙遠,耗費時日。”屠雎緩緩開口,聲音中透露出沉穩與威嚴,“而四會近在咫尺,且其土地肥沃,資源豐富。”
“如今我軍以戰養戰,急需糧食補給,四會無疑是更佳的選擇。”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稱是。
屠雎的決策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傳我軍令,”屠雎繼續說道,“一旦攻下湟溪,全軍即刻前往四會諸部,我們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這片豐饒之地,為我大秦的榮耀再添一筆!”
眾將齊聲應諾,聲音中充滿了信心與決心。
屠雎看著這些為大秦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心中湧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有了這些忠誠的將士們,大秦的旗幟必將高高飄揚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
博羅。
桀駿率軍駐紮,軍容整齊,士氣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