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附和,心中對秦軍的意圖充滿了疑惑與警惕。
霞族長老大洪沉吟片刻,沉聲說道“秦軍新至,尚未熟悉此地環境,我等何不乘此機會,派兵試探,或能攻破博羅。”
其聲若洪鐘,震撼四方。
然而,石族族長飛壯卻持不同意見,他搖頭道“秦軍來勢洶洶,我等兵力不足,難以正麵攻城,當以智取勝,不可力敵。”
其言誠懇,透露出對族人的深深關懷。
智族長老曼兒則皺眉思索,緩緩開口“石族長所言極是,我們應先觀其虛實,探明秦軍動向,再作決策。”
“石罡之事,曆曆在目,我等不可再重蹈覆轍!”
他不想再有一個石罡,不明局麵就被秦軍在博羅城內斬殺,築成了京觀。
言罷,眾人默然。
石罡之名,曾是閩中、東甌諸部的驕傲,然而其死狀之慘,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
提及石罡,眾人無不扼腕歎息。
他的戰死,不僅讓諸部失去了一位名將,更讓戰局變得愈發艱難。
諸部族長與長老們深知,此刻的決策關乎著整個閩中、東甌的未來。
他們必須謹慎行事,以智取勝,方能在這場較量中占據先機。
正在這時,人群之中,有一人忽然高聲提議“諸君,我等何不派人沿海路前往西甌,尋得桀駿大軍,與之一同夾擊番禺、四會、博羅之秦軍?”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議論之聲四起。
有人搖頭道“此計雖妙,然海路遙遠,險阻重重,況且與桀駿大軍聯絡亦非易事,恐難以實現。”
另一人接話道“此言甚是,更何況秦軍勢大,我等應先穩固自身,再圖他策。”
提議者聞言,麵露不甘之色,爭辯道“秦軍雖強,但我等若能聯絡桀駿大軍,兩麵夾擊之下,秦軍必敗,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何不冒險一試?”
然而,眾人仍是搖頭歎息,認為此計過於冒險,難以實現。
最終,此提議未被采納,眾人決定先穩固閩中諸部,堅守故土,以逸待勞,靜候秦軍之變化。
而諸部族長與長老們商議既定,決心穩固防線。
要知道百越山寨,星羅棋布,錯落有致。
閩中蒼翠的古樹參天而立,枝葉繁茂,遮蔽了大部分的天空,使得山寨間光影斑駁,更添幾分神秘色彩。
各處山寨均以粗大的原木和堅實的石頭構建而成,顯得古樸而堅固。
牆壁上爬滿了青苔和藤蔓,仿佛是大自然與山寨融為了一體。
山寨四周,密布著層層疊疊的熱帶植物,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的屏障,保護著山寨的安全。
時而有炊煙從山寨中升起,與林間繚繞的霧氣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
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宛如輕柔的樂章,在靜謐的山林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