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營中悄傳風言,言及李由昔日在四會追擊桀駿之事。
雲其孤膽深入,卻遭桀駿之伏,麾下兒郎兩千有餘皆淪為血泥,死傷慘重!
上將軍震怒,重責李由,幾欲奪其職!
若非鹹陽丞相苦諫力保,李由豈能穩坐滇越之將位?!
於是乎,軍中不乏竊笑之輩,私下譏諷李由立功心急,終受其咎。
有言其剛愎自用,與昔日之屠雎、趙佗同流。
殊不知,往昔征越之時,李由乃屠雎麾下驍將,今屠雎已削爵為庶,趙佗亦連降三級,獨李由依舊穩坐釣魚台。
眾軍卒哂笑之,謂此乃背後有人,事事占先,直呼世道不公!
更有甚者,傳言李由實無真才實學,全憑丞相之力才得以青雲直上。
若其非出身名門,早已命喪沙場,焉有今日之地位?
此言一出,軍卒們更是哄笑一堂,對李由冷嘲熱諷,不屑之情溢於言表!
是日黃昏,篝火旁,數名軍卒聚首閒談。
一人開口道“聞李校尉昔日之敗,真乃驚心動魄啊。”
另一人接口道“哼,若非丞相庇佑,他豈能安坐此位?若論真本事,我等兄弟哪個不如他?”
“正是,正是!”又有人附和,“看他那模樣,哪像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倒像是個儒生。”
眾人聞言,皆大笑不止。
其中一人更是笑得前俯後仰,嘲諷道“李校尉若真是個黔首,怕是早就成了越人刀下鬼了。”
此言一出,眾人更是笑得不可開交,仿佛李由的失敗與他們的快樂成正比。
而在這笑聲背後,卻透露出軍中對李由的不滿與懷疑。
軍營之內,流言如織,風言風語,日甚一日。
李由巡營之時,覺察到軍卒們異樣的眼神與竊竊私語。
他眉頭緊鎖,心生疑惑,遂命親信暗中查探。
未幾,親信回報,將營中流傳的謠言一五一十地述說給李由。
聞聽此言,李由麵色驟變,怒火中燒!!
他憤然踏入大帳,目之所及,皆是平日裡心愛的陳設!
然此刻,他心中隻有無儘的憤怒,手起掌落,將帳中物件一一砸碎,酒水飛濺,滿地狼藉!
李由醉眼朦朧,麵紅耳赤,怒不可遏地吼道“平日裡我對你們寬容有加,未曾想你們竟如此蹬鼻子上臉!”
他深吸一口氣,厲聲下令“傳我命令,讓那些傳謠的軍卒統統抓起來,連坐!”
親兵們聞令而動,迅速將那些傳言的罪魁禍首,共六七人,悉數擒至校場之上。
李由冷眼旁觀,不帶一絲感情地說道“爾等造謠生事,動搖軍心,其罪難逃!”
“今日,我便要斬你們以儆效尤!!!”
說罷,他揮手示意,親兵們手起劍落,幾顆頭顱應聲而落。
血腥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眾軍卒驚恐萬分,噤若寒蟬!
隻見一名短兵千將環視四周,沉聲說道“校尉有令!從今以後,軍中再有誹謗上吏者,定斬不赦!連坐!”
此言一出,全軍上下無不肅然!
軍卒們麵麵相覷,再也不敢多言!
李由的威嚴與決心已然深入人心,他們深知,觸犯軍規的代價是慘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