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命令讓閩越的庶民們苦不堪言,他們原本就因戰爭而疲憊不堪,如今又要麵臨饑餓的威脅。
許多庶民為了響應戰爭號召,放下了手中的農具,投身軍旅。
然而,這也導致了大量良田的荒蕪。
原本肥沃的土地上,如今雜草叢生,再無往日的豐收景象。
與此同時,越軍雖然勇猛善戰,但每次出征都伴隨著糧草的緊缺。
數萬大軍東征西討,戰鬥力雖然強悍,但後勤之力卻顯得捉襟見肘。
將士們常常在饑餓中戰鬥,這無疑大大影響了他們的戰鬥力。
相比之下,秦軍卻顯得從容不迫。
秦廷源源不斷地將帝國的糧草輸送到南疆,再經由番禺分撥到東西兩麵支援大軍。
秦軍的將士們吃得飽、穿得暖,士氣高昂,戰鬥力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這一切的對比,都讓卓遷感到無比的焦慮和無奈。
如今越軍在糧草上的劣勢已經嚴重影響了戰局的走向。
他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否則這場戰爭他們將毫無勝算。
在這種背景下,卓遷心中的焦慮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難以平息。
在主營之中,卓遷背著手,眉頭緊鎖,目光深邃地望著地圖,心中卻是波瀾起伏。
他深知,再這樣下去,越軍將不戰而潰。
必須儘快打破這個僵局!
“來人,取筆來!”卓遷突然大聲吩咐道。
不一會兒,刀筆木犢便擺在了卓遷的麵前。
他沉思片刻,揮刀刻字,開始書寫一封邀戰信。
信中,他先是讚歎了秦池的威名與戰功,稱其為大秦之名將,令人敬仰。
接著,他表達了自己對公平一戰的渴望,希望兩軍能夠堂堂正正地擺開陣勢,一決高下。
“吾乃越將卓遷,久仰將軍威名,今日致信,實為邀戰,兩國交戰,貴在公平,吾軍雖眾,然糧草匱乏,已難以為繼,願與將軍一戰定勝負,免去百姓疾苦,望將軍賜戰,共決雌雄。”
卓遷一氣嗬成,將信寫完。
信寫完後,他仔細審閱了一遍,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他召來一名信使,將信交給他,鄭重地吩咐道“此信務必親自交到那秦將手中,不得有誤!”
信使領命而去,卓遷則站在營帳外,目送著信使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期待與緊張。
他知道,這封信將決定接下來的戰局走向。
與此同時,在博羅城中的秦軍大營內,秦池也收到了卓遷的邀戰信。
他展開信紙,細細閱讀起來。
看完信後,他微微一笑,對身旁的陳平說道“卓遷終於沉不住氣了。”
陳平接過卓遷所書之信,細細品讀後,微微一笑,向秦池道“桀駿孤軍深入,然其未料閩越資源已耗竭,吾料越軍內部糧草早已不支,此情狀或許早已顯現,如先前桀駿偷襲我博羅,幸得蕭主事先覺,移我軍糧秣,使桀駿空手而歸。”
“今卓遷領三萬之眾,糧草皆仰賴閩越諸部,試問桀駿何以支撐龍川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