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喇叭之聲,震天撼地,其辱罵之辭,尖銳刺耳。
卓遷身處營帳之中,聞此惡語,怒火中燒,手中之物應聲而碎,幾欲崩潰。
那辱罵之聲,如狼嗥鬼叫,日夜不息,越軍將士難以安眠。
營寨之內,抱怨之聲此起彼伏,將士們咬牙切齒,恨不能即刻出帳與秦軍決一死戰!
卓遷深知士氣之重要,見將士們士氣低落,心中焦慮萬分。
遂召集諸將於營中商議對策。
諸將麵露憤色,議論紛紛。
“秦軍不知從何處得來那等喇叭之物,辱罵之聲,震耳欲聾。”一將憤憤道。
“我等聲音,竟不能及其遠,再罵下去,隻會自損士氣。”另一將搖頭道。
卓遷聞言,麵露狠色“秦將狡詐,龜縮不出,本將數次設計引誘,皆未能奏效,長此以往,對我軍極為不利!”
諸將齊聲附和,均覺當前形勢棘手。
一將建議道“秦軍駐紮博羅,必依東江之水路以運糧草,我軍何不繞道其後,斷其糧道,逼其出戰?”
卓遷聞言,眼中精光一閃,當即點頭“此言甚善!斷其糧草,秦軍必亂,我軍可趁機出擊,一舉破敵。”
說罷,卓遷命人取來輿圖,仔細查看。
諸將圍聚一堂,經過一番籌謀,決定分兵兩路,一路佯攻秦軍大營,吸引其注意力,另一路則繞道而行,秘密前往東江攔截秦軍糧草!
計劃既定,諸將各自領命而去。
卓遷站在營帳之外,遙望秦軍大營方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深知此戰關乎南疆命運,必須全力以赴,方能扭轉乾坤。
兩日之後,越軍按計劃行事。
一路兵馬在營前擂鼓呐喊,作勢欲攻。
另一路兵馬則悄無聲息地繞道至東江之畔,埋伏在秦軍糧船必經之地。
且說秦軍那邊,因喇叭辱罵之計奏效,將士們皆以為越軍已亂,士氣大振。
博羅校府之內,陳藻、屠川二將精神抖擻,大步流星地前來求戰。
連日來,秦軍士氣如虹,每每嗬斥,越軍皆噤若寒蟬,無法反駁。
此時,兩將戰意盎然,以為正是出城奇襲、一舉擊潰越軍的絕佳時機。
秦池卻默然不語,他負手而立,目光深邃地凝視著輿圖。
這番沉思,使得原本熱血沸騰的氣氛為之一凝。
他忽然轉頭詢問一旁的蕭何“城中糧秣,尚能支撐幾時?”
蕭何拱手,沉聲回應“回將軍,城中糧草儲備充足,足以供應全軍及城中百姓三個月之需。”
秦池微微點頭,目光又轉向陳平,語帶考究“越軍先是裝病示弱,再修書挑戰,後又故意辱罵我軍以激我軍出戰,如今他們被我軍罵退,你以為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陳平神色堅定,毫不猶豫地回答“定然不會。”
“那麼,”秦池追問,“依你之見,越軍接下來將有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