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深知卓遷的決策總是明智而審慎的,如今之計唯有養精蓄銳才能再次出擊。
越軍在江畔安營紮寨,與對岸的秦軍形成對峙之勢。
一江之隔,兩軍相望,氣氛緊張而肅殺。
卓遷立於江岸,目光深邃地注視著對岸的秦軍壁壘。
他早已察覺,那壁壘之後,數百名秦軍嚴陣以待,江岸邊船隻已然備好。
他心中明了,倘若越軍猛攻壁壘,這些秦軍定會迅速撤離,逃之夭夭。
過往的經驗告訴卓遷,秦軍絕不會與他們在此糾纏。
他們的目的,無非是消磨越軍的士氣和精力。
想到此處,卓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並不著急,決定就此駐紮,慢慢修整,恢複士氣。
“傳令下去,”卓遷沉聲吩咐,“全軍休整,加強警戒,秦軍若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眾將士齊聲應諾,聲震雲霄。
他們深知卓遷的兵法厲害,戰術高超,對他充滿了信任和敬仰。
江風呼嘯,戰旗獵獵。
越軍將士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磨礪兵器,有的修補戰衣,有的生火做飯。
營寨內炊煙嫋嫋,士氣逐漸恢複。
與此同時,對岸的秦軍也並未閒著。
他們嚴密監視著越軍的動靜,時刻準備著應對可能的進攻。
然而,卓遷卻按兵不動,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兩軍就這樣隔著江水對峙著,彼此都在暗中較量著智慧和耐力。
誰都知道,這場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武力的高低,更在於誰能更好地把握時機和策略。
卓遷心中早已有了計劃。
他並不急於求戰,而是選擇以逸待勞的策略來消耗秦軍的耐心和意誌。
他相信隻要時機成熟,越軍定能一舉擊潰對岸的秦軍。
數日之間,秦越兩軍隔江對峙,相安無事。
卓遷本想以逸待勞,引誘秦軍來攻,卻未料到對岸的秦軍異常沉穩,毫無進攻之意。
無奈之下,越軍也隻得安心備戰,靜待時機。
日出時分,江對岸的秦軍營寨中,陳平疾步走入主帳,向秦池稟報道“將軍,諸軍已為您搜刮到了上百頭壯牛!”
秦池聞言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很好,這些牛正好能派上用場。”
說罷,他親自起身,前往東江岸測量水深。
陳藻與屠川二將見狀,心中滿是疑惑。
他們跟隨秦池來到江岸,隻見秦池挽起褲腳,踏入江水中,仔細測量著水深。
這個地方,他們當初渡江過來的時候,水隻沒過膝蓋,而觀現在的時節,並非漲潮的時候。
“將軍,您在乾什麼?”陳藻終於忍不住問道。
秦池抬頭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們難道不明白我的用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