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
白發蒼蒼的國尉尉繚,也出列支持秦池的建議。
他恭敬地向祖龍行禮道:“陛下,秦將軍所言,老成持重。”
“我等雖無法阻止陛下南巡的決心。”
“但可以在細微之處做到謹慎小心。”
“為了陛下的安全著想,還請陛下首肯應允秦將軍的提議。”
尉繚的話語平和而誠懇,他作為秦國的老臣。
深知帝王的安危對於整個國家的重要性。
他的附議無疑為秦池的建議增添了不少分量。
要知道,以尉繚的身份,哪怕祖龍,也要尊稱一聲“尉公”的。
此刻,他心中雖然仍有些不悅。
但也明白群臣的苦心。
他暗自歎了口氣,終於鬆口道:“也罷,那就依照秦池所言。”
“命少府儘快造出四架銅車來,以護衛寡人南巡。”
群臣聞言,紛紛應諾領命,高呼萬年!
……
鹹陽城中,百姓議論紛紛。
“哎,你聽說了嗎?陛下要南巡了!”一老漢神秘地對身旁的老友說道。
“南巡?這可是大事啊,陛下這是要親政後的第一次南巡吧?”
老友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驚訝與好奇。
“不是第三次?”
“前兩次都是北巡!”
旁邊一位年輕商販忍不住插話:“可不是嘛,據說少府已經在趕製四架銅車了,那可是大手筆啊!”
“陛下這次南巡,必定是彰顯我大秦威儀之舉。”
“銅車?那可是重寶啊!”
“想當年,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如今陛下再造銅車,這是要續寫大秦的輝煌啊!”
老漢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一位中年婦女接過話茬:“可不是,我聽說那銅車打造得精美絕倫,到時候南巡,必定是萬人空巷,咱們鹹陽城又要熱鬨了。”
“哎呀,南巡好啊,陛下一路巡視,可以看看咱們大秦的江山是如何的繁榮昌盛。”
一個年輕人滿臉憧憬地說道。
旁邊一位老者卻麵露憂色:“話雖如此,但這南巡可不是小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咱們老百姓的負擔豈不是又要加重了?”
“老丈所言極是,不過想我大秦自一統以來,國力強盛,些許負擔應當能承受得起。”
商販嘗試安慰老者,同時也是在自我安慰。
“陛下南巡,禁軍都要集訓了,這可是咱鹹陽的榮耀。”
“到時候,各方來朝,咱們鹹陽人也能跟著長長臉。”
老漢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
“長臉不長臉我不清楚,我就希望這南巡彆攪得咱們小老百姓日子不安寧就好。”
一位路過的農夫嘟囔著,顯然對即將到來的盛事並不那麼期待。
“哎呀,你這漢子怎的如此沒有誌氣?”
“陛下南巡,那是多麼榮耀的事情,你怎可如此說?”
中年婦女不滿地反駁道。
“榮耀是榮耀,可那銅車得花多少錢啊?”
“最後還不得從咱們頭上加稅來補?”
農夫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
老者歎了口氣:“哎,世事如此,咱們小民又能奈何?”
“隻希望陛下南巡之後,能看到民間疾苦,輕徭薄賦,讓咱們的日子能好過些。”
眾人聞言,皆是默然。
鹹陽城的大街小巷。
議論聲此起彼伏。
百姓們對即將到來的南巡各有看法。
但無論如何,這一消息都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
讓整個鹹陽城都充滿了期待與不安。
在這議論聲中。
鹹陽城的天空漸漸暗了下來。
而城中的燈火,卻一盞盞亮起。
秦池府邸之內。
秦池正皺眉盯著眼前的兩塊大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