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池點頭稱是,隨即又補充道:“然而,陛下,馳道建成之後,不僅應供我軍與信使用,亦應開放給百姓與商隊。”
“更應在關鍵隘口與重要城池立下石碑,宣揚陛下的仁愛之心。”
“修築馳道,不僅是為了軍事與政令的便利,更是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
“如此,百姓方能銘記陛下的恩情,陛下的聖名也將萬古流芳。”
祖龍聞言,心中激蕩不已。
他轉過身來,目光炯炯地望著秦池。
聲音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激動:“此言甚善!”
“若能被天下人銘記朕的功績,朕,雖死無憾!!”
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名垂青史的那一天。
秦池微微一笑,又以蜀道、三晉午道為例,娓娓道來:
“讓百姓與商隊共用馳道,尚有一大益處。”
“道路若有破損坍塌,那些常行其間的百姓便能及時察覺,並將情況稟報官府,以便官府及時修繕。”
“如此,不僅可保道路暢通,更可收攬天下民心,實乃一舉兩得之策。”
祖龍聞之,神采飛揚,心中激蕩不已!!
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池此策,正是助他穩固帝位、贏得民心的關鍵之舉!
而後,祖龍眉頭微蹙,提出了心中的疑慮:“如今匈奴已歸附我大秦,朕在想,是否還有必要繼續修建長城?”
此事令他頗為猶豫。
畢竟長城的初衷是為了抵禦匈奴侵擾。
如今匈奴既已臣服,長城似乎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若繼續修建,不僅耗費國力,還可能引起民怨。
秦池沉思片刻,斬釘截鐵地答道:“要修!長城必須繼續修建!”
他的語氣堅定而有力,仿佛有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念在支撐著他。
祖龍愕然,不解地問道:“為何?”
他期待地望著秦池,希望能從他口中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複。
秦池深吸一口氣,凝聲解釋道:“雖然匈奴如今已歸附我大秦,然而未來之事變幻莫測,誰又能料定呢?”
“修建長城,非但為防禦外寇,更為維護國家安寧與社會穩定。”
“長城橫亙北疆,將令後世無數遊牧民族望而卻步,且其對於抵禦遊牧民族之侵擾具有莫大效用。”
言罷,他開始詳細闡述長城的實用性。
“長城之堅固,可抵禦敵騎衝擊。”
“其綿延千裡,又能作為傳遞軍情的快速通道。”
“在戰時,它是我軍重要的防線。”
“在和平時期,則是我邊疆安寧的保障。”
秦池頓了一頓,又道:“雖有‘奇觀誤國’之說,然臣所提議修建長城,實為長遠之計。”
“因此,長城必須修,但為免透支民力國力,可將此工程規劃為五十年之巨製。”
“如此,我大秦可緩修、慢修,既不會引起百姓反叛,亦不會有損國家根基。”
“隻需靜待時日,一切便可水到渠成。”
祖龍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撫掌大喜道:“善!大庶長之言,深合朕意!”
“長城之修建,確為長遠大計,當徐徐圖之!”
君臣二人在章台宮中商議良久。
諸多國事一一籌劃。
時光荏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