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了這神奇的紙張,著書立傳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祖龍聞言眼前一亮,心中震撼無比。
他之前並未意識到,這紙張還能製成書籍,降低讀書門檻。
如此一來,大秦的士人階層必將更加龐大。
國家的文化底蘊和實力也將隨之提升!
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所言極是!”
“這秦池所製的紙張不僅利民便民,更是強國之物!”
“朕,要重重賞賜他!!”
說罷,他揮筆寫下詔書一封,命人即刻送往大庶長府邸。
李斯見狀,神色凝重地繼續進言:“陛下,雖然紙張的便利不言而喻,然而,臣以為,其使用應有所限製。”
“紙張最好僅限於處理政務和推行律法,而非廣泛流傳於民間,讓天下黔首皆能讀書明理。”
他頓了一頓,見祖龍麵露思索之色,便繼續深入闡述。
“陛下,商君書中,愚民之策乃是治國之核心。”
“其理在於,民眾若知曉太多,心思便會活絡,不再滿足於現狀,甚至可能對國家的決策產生質疑。”
“商君深知,唯有使民眾保持一定程度的無知,才能確保他們持續為國家貢獻力量,如同源源不斷的能量與火焰,推動大秦前行。”
李斯眼中閃過一絲憂慮,接著道:“試想,若天下黔首都明理了,他們或許會開始思考戰爭的正義性,質疑某些政策的必要性。”
“當民眾認為某場戰爭不仁不義時,又有誰會願意為大秦打仗,甚至付出生命呢?”
“商君書中的愚民之策,正是為了避免這種局麵,通過限製民眾的知識與見識,來維護國家的穩定與統一。”
他深吸一口氣,總結道:“因此,臣懇請陛下慎重考慮紙張的流通範圍。”
“畢竟,知識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啟迪心智,也可能引發混亂。”
“在當前的大秦,我們或許更需要的是民眾的忠誠與順從,而非過多的思考與質疑。”
李斯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帝國未來的深深憂慮,以及對商君愚民策略的堅定支持。
他相信,隻有遵循這一策略,才能確保大秦的長治久安。
祖龍沉默片刻,他深邃的眼眸瞥了一眼身旁的李斯,心中明了李斯的真實意圖。
李斯這番話,名義上是以商君書中的愚民之策為依據。
但實際上,他更擔心的是紙張若廣泛流傳,會被儒家所得,進而助長儒家的聲勢。
祖龍深知李斯對儒家的忌憚。
為了遏製儒家的影響,李斯向來是不遺餘力。
儒家所倡導的君子、小人、仁義等理念。
在百姓中極具感染力。
這與大秦推行的法家理念在某些方麵確實存在衝突。
然而,祖龍也清楚儒家學說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級規範對於維護帝國統治秩序的重要性。
因此,他並未完全否定儒家的價值。
他心中暗想,紙張的傳播確實需要謹慎對待。
但關鍵在於如何管控其內容,而非一味扼殺。
隻要自己能夠掌控傳播的內容,何懼儒家或其他學派的影響?
想到這裡,祖龍雙目一眯,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緩緩開口,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朕,自有分寸。”
“該如何行事,無需他人指手畫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