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滿朝皆驚,群臣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然而,他們心中也明白,這場仗是勢在必行的。
三十萬大軍雖眾,但相較於陛下的決心與北胡的威脅,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陛下絕不能容忍蠻夷北胡踐踏秦土。
這是他的底線,更是滿朝公卿共同守護的尊嚴。
國內雖因常年征戰而顯凋敝。
但此刻,他們不得不再次挺身而出。
三十萬大軍,將對抗冒頓的草原雄兵與烏孫各部翕侯。
這其中蘊含的戰功與機遇,又怎不讓人心動?
聰明人已然看出。
此戰過後,國內矛盾必將得到極大緩解。
社會將恢複清明。
戰爭固然會帶來物資匱乏與生計艱難。
但隻要能夠持續洗刷黔首們的怨氣和怒火,每年通過戰爭讓一部分人升爵上位。
大秦的根基便會愈發穩固。
朝堂之上,氣氛逐漸從驚訝轉為堅定。
……
退朝之後。
秦池正欲離宮,卻接詔前往章台宮奏對。
心中雖有疑惑,卻也不敢怠慢,匆匆前往。
至章台宮,見祖龍雙手背負,獨立於欄杆前,目光深邃地眺望著遠方。
秦池恭敬行禮,靜待陛下垂詢。
祖龍緩緩轉身,目光落在秦池身上,沉聲問道:“秦池,朕是不是好戰喜功?”
此言一出,秦池愕然,他未曾料到陛下會如此直截了當地詢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秦池心中百轉千回,一時竟不知如何作答。
他深知,若非陛下的雄心壯誌和好戰精神,天下又怎能一統?
這種功績,足以掩蓋一切微小的瑕疵。
然而,好戰喜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天下一統之後,陛下仍未停歇征戰的步伐,這或許,也為大秦的速亡埋下了伏筆。
然而,這些話,他又怎能直言不諱?
秦池的內心充滿了掙紮。
大秦的滅亡,固然與胡亥、趙高等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但追根溯源,又與大秦一直以來的製度、律法脫不了乾係。
這一切,又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
秦池陷入了沉默,他不知該如何開口,隻能低頭垂首,以示恭敬。
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奈與困惑。
而更多的,則是對大秦未來的深深憂慮。
祖龍回首,目光深邃地注視著秦池,見他默然不語,不由得輕歎一聲。
“你果然是這麼認為的,但你不懂,因為朕,沒辦法!”
秦池聞言,抬頭凝視著祖龍,眉頭緊鎖,卻仍舊保持沉默。
祖龍繼續說道:“帝國要打仗,非朕所願,實在是軍功爵製度停不下來。”
“武將們對戰爭的渴望,你我君臣都是心知肚明的。”
“甚至,就連你秦池,也是因為軍功爵製,才得以升至如今的地位。”
秦池點了點頭,沉聲說道:“陛下,臣並未多言,也深知陛下的艱難與無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