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孫承宗請朱天明到帥府,說是接到軍報,稱莽古爾泰已率領兩藍旗全部兵馬及八旗漢軍主力3萬及新組建的烏真超哈進駐鞍山。
朱天明聞言一驚,道:“什麼玩意?烏真超哈?這支部隊不是應該在兩年後才組建嗎?”
孫承宗奇道:“什麼兩年以後?侯爺知道這烏真超哈?”
朱天明道:“有所耳聞,這是建奴仿照明軍組建的一支重炮部隊,
他們召集了懂得鑄炮的漢人工匠,為他們鑄造火炮,
再由甘心做奴才的漢人中選拔曾當過火器兵,會使用火炮的人,組建了這麼一支火器部隊。”
孫承宗點了點頭道:“若不是侯爺說起,我等還不知道建奴也有了大炮,這倒是個麻煩。”
朱天明笑道:“孫先生不必憂心,我所帶來的大炮比他那些玩意強得多,玩炮他們根本不是對手。”
孫承宗道:“久聞侯爺的部隊火器犀利,真想找機會見識見識。”
朱天明道:“再過十日,我便出兵去攻擊鞍山,屆時孫先生就能看到咱大明的新式火器威力如何了。”
孫承宗聞言略有擔憂道:“侯爺此來兵馬不過六萬,那鞍山城已被建奴經營多年,若要攻取恐怕不易吧。
若侯爺真的要打,不如請求陛下增兵,我再調動關寧軍一起行動如何?”
朱天明看得出,此時孫承宗心中把他當成了一個打過兩次順風仗,就自認為天下無敵的勳貴權臣、紈絝子弟了。
朱天明為了避免讓孫承宗擔憂,便說道:“孫先生不用擔心,小子出關之時,陛下已秘旨調動了集寧伯、毛總兵、劉副總兵及福建水師,
我們五路並進,共有數十萬大軍。定能打他個此起彼伏,**迭起。”
孫承宗雖然對最後兩個成語的使用不太認可,但聽到已經有了周密的部署,倒是放心多了。
又過了十日,朱天明點兵出發,孫承宗也帶了兩萬錦州守軍隨同出發。
可剛一出城,朱天明的部隊就分兵了,朱天明帶著禁衛一師和軍部直屬部隊向鞍山方向進發,
而禁衛軍二師卻在張之極和唐小虎的率領下轉而向西進發。
孫承宗數次詢問朱天明,朱天明均是笑而不答。
大軍行進間突有斥候來報,莽古爾泰已率主力抵達遼河東岸興隆台附近。
朱天明聞言,讓人取來遼東輿圖觀看,然後道:“看來他是想守著東岸,等我們渡河時,他們好利用烏真超哈的火炮,給我們來個半渡而擊。”
孫承宗問道:“若是他隻是隔著遼河據守,就不怕我們不渡遼河,直取沈陽嗎?”
朱天明笑道:“這點估計他不擔心,他的騎兵比我們運動速度快得多,若我們直取沈陽,他們也可從東岸搶先回防。”
孫承宗說道:“有理。可我們現在該如何行事?”
朱天明道:“天無絕人之路,咱們先到了河邊再說吧。”
聽著朱天明的話,孫承宗心中隱隱想起了當年的渾河之戰。
到了遼河西岸,朱天明驚奇的發現如今的遼河比他在現代社會時看到的遼河更寬不少,水量也更大。
於是朱天明不慌不忙的傳令,讓各部炮兵選擇有利地形,建立炮兵陣地。
然後有條不紊的讓大軍紮營,派人四處去征調民船,又砍了不少的樹木製作木船木筏,做著渡河的準備。
孫承宗越看越迷糊,實在猜不透這位侯爺到底要乾什麼。
其間抓到了幾個冒充鄉民的建奴斥候,朱天明也全給放了。
就這麼朱天明在河邊磨蹭了半個月的時間,
忽然,這一天朱天明接到軍報,阿魯率領騎兵9萬,以迅雷之勢掃平了沿途的建奴勢力以及不願臣服的蒙古部族,
已於昨日,在禁衛軍二師的協助下,攻下了廣寧,正向世店堡方向進發。
看到戰報朱天明大喜,於是下令道:“傳我命令,各炮兵陣地瞄準對岸敵軍,聽我槍聲為號,一齊射擊。”
孫承宗剛因為聽到打下廣寧的好消息而激動中,可又見朱天明要炮擊對岸,
於是叮囑道:“侯爺,這遼河寬有二裡多,恐怕......”
朱天明笑道:“孫先生,請隨我出帳,去看看咱大明的新式火炮。”
於是帶著孫承宗和錦州的諸位將領一同出了中軍大帳。
看著集結在河邊準備渡河的第一波次士兵,朱天明大聲問道:“對麵有好幾萬建奴兵,你們怕不怕?”
隻見士兵們笑著喊道:“不怕。”還有些士兵喊著:“怕他作甚,建奴而已。”
更有一些士兵笑罵著,完全不似要去搶灘登陸一般。孫承宗看著這些不畏死傷的漢子,心中也是安了不少。
朱天明下令道:“渡河。”所有士兵齊齊登上找來的民船、木舟、木筏,開始向對岸劃去。
與此時同,朱天明拔出腰間的仿製P08,對著身邊的警衛士兵喊道:“三槍齊射。”
於是帶頭扣動了扳機,立時槍聲響成一片。孫承宗與錦州諸將正在驚奇於這能連發的火器時,隻聽身後各炮兵陣位上發出隆隆巨響,一道道火光飛向對岸。
隨即對岸不停的傳來爆炸聲,一道道火光騰起,如同煉獄一般。
隻見那些渡河的士兵集體發出歡呼的叫聲,更加賣力的劃著船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