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路為劉興祚部,從葉吉入朝,沿東路收複羅津、清津、端州、元山。
第四路為朱天明部,由集安入朝,走中路山區收複寧遠、德川、順川方向,最後與阿魯部合攻平壤城。
戰役第二階段,二、三陸軍收複開城,進逼漢城。四路軍南下收複春川、平昌等地。第一路軍收複慶尚道,隨後與第四路軍兩路夾擊收複忠清道。
戰役第三階段,四路合圍漢城。並在水師的協助下,收複漢城,徹底消滅盤踞於半島的建奴。
眾將確認了自己的作戰任務後,並無任何意見。
朱天明請孫承宗總督遼東軍務,自己則專心於朝鮮半島的作戰。
朱天明盤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火力,此時加上後續新送來的火器,朱天明的兩個師已經全部換裝新式栓動步槍。
並共有60毫米迫擊炮520門,80毫米迫擊炮152門,75毫米速射炮86門,100毫米火炮35門,130毫米重炮12門。
於是,朱天明決定把所有100毫米火炮、130毫米重炮及相應炮兵全都留給了孫承宗,協助其鎮守遼東各戰略要地。
並為阿魯及劉興祚的部隊各自配屬了60門80毫米迫擊炮,又為鄭芝龍和毛文龍的部隊配屬了32門80毫米迫擊炮及12門75毫米速射炮。
自己的部隊此次隻帶75毫米速射炮及60毫米迫擊炮入朝作戰,如此在山路行進時會方便得多。
三路人馬聞聽給自己配屬了炮兵,俱是大喜過望。
此時金堉也說道:“雖然朝軍已經覆滅,但老夫及老夫的門生故吏,在朝鮮依然聯係了不少有誌之士,也組織了一些義軍,這些義軍可為各路大軍作為向導,亦可協助大軍作戰。”
於是叫來了四個隨行而來的朝鮮人,為大家介紹:“這四位都是老夫的學生,他們可跟隨四路大軍一起出發,沿路聯絡朝鮮的義軍。”
眾人相互行了禮,其中一個身材略矮,但比較健碩的中年人說道:“在下金良煥,原為全羅道水軍統製使。
得知濟州島守將殺害光海君滿門時,我便率領不願投降的部分水師官兵,趁夜駕駛部分戰船前往了外海的黑山島。
現在黑山島、鴻島及上台島還有我們的水師兵勇近3000,船舶13艘,其中9艘為戰船。
共有板屋船三艘、戈船六艘,隻可惜當年忠武公的龜甲船沒能留下。”
朱天明寬慰道:“能保存下這些火種,已是實屬不易了。這次出兵就煩勞金統製使協助水師一路行動了。”
金良煥行禮道:“天朝願意出兵救朝鮮於水火之中,在下及外海水軍兵力願歸於天兵麾下,遵奉將軍號令。”
其餘三位跟隨金堉而來的隨員也都表示了願意追隨明軍作戰的意願,於是朱天明讓這三人分彆跟隨三路大軍,以作為向導和與朝鮮義軍之間的聯絡官。
明確了戰役目標和各部的任務後,朱天明結束了軍事會議,讓各部開始準備。
喜歡穿越到明朝利用現代科技製霸全球利用現代科技製霸全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