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後,朱天明用了五天的時間,列出一份針對亞歐各國經濟入侵的計劃。
就在計劃剛剛完成,朱天明準備在大朝會上提出時,家中的宮內專線電話響起,朱天明接起電話,
隻聽到崇禎說道:“天明,我剛剛收到韓爌的奏折,他準備致仕還鄉。”
朱天明疑惑道:“好好的,他為什麼要致仕?”
崇禎道:“我已召見過他了,韓首輔很是懇切,他認為當今世界變化太大,他已經無力承擔首輔職責了。
況且他年事已高想回鄉頤養天年。”
朱天明問道:“那誰來接替首輔?周延儒還是溫體仁?”
崇禎道:“我也已經分彆召見過這二位閣老了。他們也已有了致仕還鄉之意。都不太願意接任首輔。
他們現在還在宮中,你還是過來一趟吧。”
朱天明無奈,掛斷電話後,自己開車去了皇宮。
來到中和殿,朱天明向崇禎皇帝行了禮,又向兩位閣老也客氣的深鞠了一躬。
已有小宦官為朱天明搬來了椅子,落座後,朱天明問道:“二位老大人,這麼多年輔佐天子,使得天下風調雨順,國力日強,可謂功不可沒,為何要致仕還鄉呢?”
周延儒道:“公爺啊,當今天下變化實在太大了,我們這幾把老骨頭看都快看不懂了,更不要說去做。
說實話,以前你的很多政策老夫實不認同,隻是。。。。。。嘿嘿。。。隻是你的手段,你自己也是清楚的。
迫於無奈老夫也沒有硬和你頂著作對,但老夫確實對你沒什麼好想法。
可後來,發現你強行推廣的這些政策,不但真的扭轉了大明的頹勢,而且是天下興旺到如此程度。
老夫才明白,何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公爺,你的才智手段在老夫看來,可謂是千古第一名臣了。”
朱天明抱拳道:“老大人,您太過譽了,小子當不起的。”
溫體仁道:“並非過譽,說句真心話,你之前在老夫眼中就是一個恃寵而驕的紈絝,但現在老夫發自內心的認為,你真的是咱大明的柱石。
我們都老了,幫不上什麼忙,隻能添亂了。
所以,不如空出來位子,讓你們這些年輕有才的大才,可以放開手腳的去大乾一番。”
周延儒接口道:“是呀,我知道接下來你和陛下要乾大事,而且你們的做法我們幾個老頭連看都看不懂,更彆說給你們幫忙了。
所以不如致仕回家,享幾年清福,直接等著看結果就好了。”
見兩位閣老言辭懇切,不像是要耍什麼花招,朱天明向崇禎暗暗點了點頭。
崇禎問道:“二位愛卿,若你們都要離開,那麼內閣該由何人接手?再說韓首輔剛剛致仕,你們二位再離開,恐怕會引起朝野震動。”
周延儒道:“不如就讓鎮國公入閣主政,我與溫閣老暫且留任一段時間,名義上作為鎮國公的副手,待一切平穩過渡,我們二人再致仕還籍。”
君臣四人商議一番,朱天明則是連連推脫,最後崇禎皇帝拍板,將內閣改為總理國務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