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三月。
天氣漸漸回暖,又一年的春耕開始了。
陸雲羿不僅讓整個縣山地全部種上了土豆和紅薯,還向武功、郿縣、奉天、鄠縣、興平了紅薯、土豆、大豆的育苗和水稻的種子。
這些縣令知道了紅薯和土豆的產量後,直接嚇得癱軟在地。
陸雲羿讓他們千萬要保守住此消息,先不對外透露。等到時機成熟,再公之於眾。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將這些高產作物在擴大了種植麵積,等到收獲的時候,再向全天下公布這幾種高產作物。
經過兩年的種植,已經可以向整個關中推廣種植。最多五年的時間,就可以讓大唐大部分的地方種植上紅薯和土豆。
最多十年時間,整個大唐都可以種上土豆紅薯大豆。到時候便可以實現土豆紅薯大豆自由。
在農忙過後,陸雲羿有了一段比較清閒的時間。陸雲羿好好休息幾天後,在歸雲自治縣周邊的幾個縣考察了起來。
既然定下了三年目標,那麼現在就得要開始實施計劃。
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陸雲羿將武功、奉天、興平、郿縣、鄠縣五個地方有了全麵地了解。
並完成了工業、農業、公路、學校、運輸等一係列的計劃草圖。
想要富先修路。
歸雲自治縣和武功、奉天、興平隔著一條寬闊的渭河,至少要建立起幾座大橋,將兩岸連通起來。
僅僅靠渡船是不夠的,以目前來說渡船局限性太大。隻有建立起橫跨渭河的大橋,才能讓兩岸的人員流動更加便捷,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陸雲羿打算在渭河之上建立起三座大橋,第一座大橋便是通往武功縣的渭水第一大橋。
第二座大橋便是鄠縣通往興平的渭水第二大橋,第三座大橋便是郿縣通往岐山的渭水第三大橋。
武功、奉天、興平、鄠縣、四縣都是屬於雍州,一切都好商量。
郿縣屬於岐州,到時候還要和岐州的刺史溝通一番。在陸雲羿想來,岐州刺史會欣然接受陸雲羿的意見。
畢竟靠著大樹好乘涼,到時候岐州的經濟會騰飛起來。再者‘洛蘭’鐵路會在陳倉設立站點,岐州對陸雲羿那可是感激涕零。
他可是知道這個鐵路的站點會給岐州帶來什麼,如果能在這裡建造一座大橋,就算將郿縣送出去又何妨。
早在一年前,渭水第一大橋就開始了建設,經過一年的時間,這座大橋已經完工,將會在四月中旬的一個黃道吉日上正式開通。
時間轉瞬即逝,在這段時間中陸雲羿和岐州刺史崔明衝、雍州刺史獨孤彥雲溝通了一番後,大家都達成了一個共識。
他們會全力配合陸雲羿的工作,要人給人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渭水第一大橋正式開通的日子,陸雲羿還為渭水第一大橋命名為‘歸武大橋’。
歸武大橋寬二十六米,長三百八十八米,陸雲羿可是動用了六百多人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建造而成。
此刻大橋之上站滿了人,大家都激動地等待著大橋正式開通的一刻。
大橋中間,正在舉行著一場儀式。
雍州大大小小的官員全部到來,一同見證著這個由鋼筋水泥製造而成的大橋開通。
儀式完畢之後,獨孤彥雲表著雍州官方激昂慷慨了一番。
在吉時到來的那一刻,陸雲羿拿著喇叭大聲宣布“現在我宣布,渭水第一大橋‘歸武大橋’正式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