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要重新回來,就必須要比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快上幾倍,甚至幾十倍。
一秒最少需要上百萬公裡的速度,才勉強足夠。
這是什麼概念,想想就頭皮發麻。
人類的科技,真的能做到這個程度嗎?
楊軍現在有點擔心了,他一開始還想著百年內衝出太陽係呢。
細細數來,想要真正的殖民星空,需要解決的科技,簡直數不勝數,光是一個能源問題,速度問題,通訊,定位,等等,就都是超級大難題。
就目前的科技而言,也僅僅隻是最基礎的雛形,根本不具備衍生的可能。
一切,都要靠自己啊。
他現在有那麼一點後悔,如果統一的不是這麼早,等藍星的發展差不多了,再來摘桃子,可能會好很多。
前世的藍星,科技發展的很不錯,21世紀後,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納米機器人,等離子護盾,等等,都已經開始出現。
可現在呢,被自己這麼一打岔,還能不能重複曾經的科技大爆發呢。
楊軍心裡沒底。
他不是沒有自信,而是這種事情,他一個人真的幫不了什麼大忙,金手指的幫助也有限,隻能對一個特定的黑科技進行攻關,比如能源。
但是,開發宇宙,可不是光看幾個黑科技的,那是需要一整套科技體係才行。
所以,怎麼才能讓前世的科技大爆發重新出現呢,甚至,更上一層樓,就是楊軍現在要考慮的問題了。
他沉思中。
想到了前世的點點滴滴,科技之所以發展,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競爭,普及,自由,公開,傳承,論文,等等。
還有,獎項,榮譽。
楊軍心裡逐漸有了計劃。
首先,他不應該把每一個體係單獨隔離出來,然後形成一個獨立的高等學府,因為那樣的話,就不會有競爭。
應該像前世一樣,全世界分為數百個綜合性高等學府,每個院係都有,然後跟其他學府去競爭,這才是王道,雖然力量分散了,但智慧卻不會分散。
其次,就是普及科技知識,從小學開始,就應該把物理,數學,天文,自然,等等學科提高到最重要的地位上,其他都是小道,不需要重視,藝術和文化之類,更是應該被打入冷宮,隻有那些在科技上毫無建樹的人,才會去學。
還有論文製度,挺好的,楊軍打算把它們發揚光大,曾經的世界四大論文期刊,要繼續增加到10個,除了,數學,自然,細胞,粒子四大期刊外,應該再加上天文,材料,機械,等等。
毫無疑問,這十大期刊,將來會是人類最重要的科技巔峰殿堂,誰的論文能被選中,那毫無疑問就會立馬世界聞名,舉世矚目,一躍升龍。
喜歡建立超級家族:從52年隱居開始請大家收藏:()建立超級家族:從52年隱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