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份沉甸甸的心願,孫雪踏上了去城裡的路。
途中給劉斌打了個電話,讓他幫忙給遠在上千公裡外的鬆樹鄉小學,郵寄三箱泡麵和一箱火腿腸。
並讓他順便去一趟她家,把當時自己上中專辦租書生意積攢下來的幾百本書也一並寄出去。
電話裡,劉斌對孫雪的行為感到很是不解。
孫雪將自己在鬆樹鄉小學看到的一切講給他聽。
劉斌感歎“你現在成活雷鋒了呀!”
孫雪笑笑不語,她目前能幫到孩子們的隻有這些了。
她想,終有一天等自己有能力了,就將孩子們都接到城裡來。一個個幫他們實現心願,再給他們建一所新的小學。
實現孩子們的心願,也成了她不斷努力奮鬥其中的一個動力。
回去後她就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個城市。
現在她充實而忙碌,簽售活動,演講,寫小說。
日程安排的滿滿當當,每天回到酒店累的就不想動,但還要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打開電腦完成當天的小說連載。
她的新小說《高牆內的新生》創作異常流暢,受到了粉絲們的大加讚賞。
粉絲評論最多的是說這部小說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她又開始醞釀新的小說,小說的名字都想好了,《遠山深處的呼喚》
這部小說的靈感就源自於此次去鬆樹小學演講時的所見所聞。
她想通過這部小說,抨擊部分愚昧無知父母的思想。想讓他們覺醒,認識到孩子是上天賜給每一個父母的禮物。
父母的責任不僅是賦予他們生命,更要給予他們陪伴,為他們創造好的生活。
同時也想通過這部小說,反映留守兒童的現狀,希望能引起大家對這個群體的關注。
這段時間忙碌奔波,她對自己的創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她覺得創作者一定要去體驗生活,文學作品要來源於生活,通過作品不斷去傳播正能量。
這樣的作品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更能打動讀者內心。
從這一刻開始,她也確定了自己以後的創作方向。
一個月後,孫雪結束了這次全國巡回簽售活動。
從第一所城市到最後一所城市,她走過了千山萬水。
原本計劃一個月的簽售活動,到最後竟然用了整整兩個多月的時間。
更出乎她意外的是,在簽售活動的過程中,她去看守所這樣的地方做義務演講的場次已經突破了上百場。
一個不經意的決定,給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戰績。
不過,在這次簽售活動中,主辦方對於孫雪的做法很是不滿。
合作的過程中衝突不斷,孫雪對活動臨時的調整與他們的初衷背道而馳,讓他們感到很是不爽。
他們隻關心簽售活動現場圖書的銷量,對於孫雪的那些義務演講嗤之以鼻。
但就是這些義務演講,讓孫雪名氣大增。
很多人的購書行為,就是衝著媒體對於孫雪演講的報道。
這也導致全國各大書店她的書的銷量節節攀升,最後的統計結果是,這種效應帶來的銷量是活動現場銷量的五倍多。
線上線下加起來,她的新書銷量一舉突破了六十萬冊。
看到這個輝煌的數字,主辦方領導偷偷笑了。
當他一臉媚笑的把這個消息告訴孫雪時,孫雪也是吃了一驚。
之前主辦方最樂觀的估計是三十萬冊的銷量,沒想到竟然遠超這個數字。
孫雪自然也得到了一筆豐厚的版權收入,足足十萬元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