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和彙款單如雪花般不斷從全國各地飛到了孫雪所在的醫院。
孫雪馬上意識到,這肯定是呂叔寫的那篇關於自己的文章引起的。
她給呂叔打電話,她告訴呂叔讀者對於自己的關心讓她非常感動。
不過,她不需要讀者捐款,她目前還有能力負擔起治療的費用。
不過,已經晚了,她還是每天會收到非常多的彙款單。
這些彙款單上的金額少則幾十,多則成百上千。
更讓孫雪沒有想到的是,每天都會有好心人來醫院看望她,有些人甚至還是千裡迢迢從外地趕來的。
他們手捧鮮花,熱情詢問孫雪的病情,送上他們的關心和祝福,希望她能戰勝病魔。
一位六十歲的大媽從上百公裡的外地趕來看她,她拉著孫雪的手,眼眶紅紅的。
“孫雪,看了你的故事我非常感動,你是一位堅強的女孩。我是一所大學的退休老師,現在生活無憂,你有什麼困難就給阿姨說,阿姨幫你。”
孫雪感動的熱淚盈眶,”謝謝阿姨的關心。”
在泉城市包子店打工的外地青年小張,從雜誌上看到孫雪的故事,向老板請假趕到了醫院。
手裡提著一大袋的包子,他告訴孫雪,看了孫雪的故事讓他很是感動,希望她能戰勝病魔,早日康複。
還有一位外地趕來的大姐,她告訴孫雪,自己以前曾經做過護工,如果孫雪需要,她願意在醫院照顧孫雪。
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病房裡上演。
這些素未謀麵卻又心底善良的人們,帶給她關心,愛,深深觸動著她的內心。
她好幾次感動的熱淚盈眶,在她的生命中,她第一次體會到了如此多的陌生人一起為她加油,關心她,祝福她,沒有任何回報的帶給她滿滿的愛。
事情還在持續發酵著。
有熱心的讀者將這篇文章發到了網上,引起了更多網友們的關注。
鋪天蓋地的祝福從四麵八方而來,網友們都在默默祝福她。
她的故事引起了泉城市日報的關注,記者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對孫雪做了一個簡短的采訪報道。
記者告訴孫雪,這是一個溫暖又正能量的故事,將會對孫雪進行持續的關注報道。
第二天,對她的采訪就上了泉城市日報,大篇幅的對她進行了報道。
泉城市電視台也聞訊趕到,對她進行了采訪。
緊接著泉城市的各種媒體,還有外地的一些媒體也都趕到醫院
一時間,熱心的泉城市市民們蜂擁而至,來醫院看望她。
她每天都要麵對各種媒體的采訪,麵對熱心人的探望。
她被滿滿的愛包圍著,但同時她發現這已經影響到了她正常的生活,也影響到了小茜的生活。
劉老板和劉斌,還有宋雨菲和小茜都被這樣的場麵震撼到了。
他們沒想到孫雪的故事會引起社會上如此大的反響,更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好心人來醫院看望孫雪。
每天都有好心人絡繹不絕的趕到醫院看望她,在感動之餘,孫雪馬上做出決定,從現在起拒絕一切媒體的采訪。
她不想因為這事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更不想影響到小茜。
不過,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的媒體等著采訪她,還有很多的好心人不斷來醫院看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