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對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太多的看法,按照田見秀所說的這件事情,最終失敗了對大家也沒有什麼影響,成功的反而能找到很多的。
首先就是不用和李恒打仗了,這就讓大家很高興了。
雖然沒有和李恒打過仗,但是他們也不是沒和李恒接觸過,寧武之戰就是他們與李恒接觸的第一次,那樣的炮火,他們心中記憶猶新。
其次有了官職,他們終於可以安穩的生活了,拿到手的東西終於可以攥在手裡麵了,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還繼續在戰場打仗。
刀槍無眼,誰知道誰會死在進攻的路上。
打了這麼多年的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的倒下,一起同路來的人已經有很多都沒了,好不容易到了現在,擁有了現在的地位,為什麼要繼續送死?
“還有人有其他的事情嗎?”李自成看著眾人問道。
眾人互相看了看,沒有人開口。
“既然沒有其他的事情,各自退下,該乾什麼乾什麼去。”李自恒擺了擺手,自己先站起了身子,向外走了出去。
等到李自成走了之後,所有人也能站起身的向外走了出去。
路過李信身邊的時候,眾人表情不一,李過更是冷哼了一聲,一甩袖子,表達了自己對李信的不滿。
李信站在原地,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
對於李信來說,李過不過就是一個蠢貨罷了,如果沒有李自成,他不是李自成的侄子,自己都不會和這樣的蠢貨說話,實在是浪費自己的語言。
等到人走的差不多了,李信臉上露出了一抹複雜的神情。
雖然自己今天提出了這個建議,但是李信很希望所有人能夠反對自己的建議,尤其是李自成,不要同意自己這個建議,和所有人都同意。
李信的心裡明白自己這個建議是最好的。
對於所有人來說都能夠很好,大家有了地位,能夠安穩的生活,可問題在於血勇去哪裡了?自己這些人能夠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腔血勇。
如果喪失了這一腔血勇,自己這些人就廢了。
如果大家都不答應,要和李恒拚命,那麼血勇之氣就還在,這恰恰相反,沒有人答應所有人全部都認同了自己的說法,都接受了自己的安排。
無論是被嚇破膽也好,還是貪圖享樂也罷,這些人的血勇之氣沒有了。
一旦朝廷真的答應封李自成為王,再將自己提到的地盤給了李自成,李自成肯定會大封功臣,將這些人任命到地方上去為官。
這些人到了地方之上,會比原本的官員做得更好?
他們會把地方治理的很好,會清廉自守?彆想了,不可能,這些人隻會成為新的大地主,新的士紳,對地方的剝削可能還會更激烈。
用不了多久,也就三五年的光景,一切就會變得不同了。到了那個時候,軍政荒廢,估計手下都會有人造反。
朝廷的軍隊也會打過來,到時候就真不是朝廷的對手。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李自成勵精圖治,將自己的地盤治理好,對手下嚴格約束,該殺的殺,該提拔的提拔,但是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