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個已經被判刑入獄十年的貪腐官員,真的會是殺害趙梅的真凶嗎?
如果真是他乾的,為何當年經驗豐富的專案組沒能找到任何突破口?
這其中是否還有隱情?
第二個引起趙成良高度注意的名字,則是秦月。
卷宗裡關於秦月的記錄相對較少,但每一條都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詭異。
秦月是趙梅同在何振力教授門下學習文物修複的同門師妹,兩人關係極為親密,情同姐妹,
幾乎形影不離。
按照多位同學的說法,秦月性格內向文靜,對師姐趙梅非常依賴和崇拜。
然而,就在趙梅遇害案發生後不久,這位平日裡與師姐形影不離的秦月,卻做出了一個極其反常的舉動——她幾乎是沒有任何征兆地,迅速辦理了離校手續,孤身一人遠赴東北城市上爾濱,並且做起了古董生意。
這種突兀的離開,本身就非常可疑。
當年警方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曾派人前往上爾濱市對秦月進行詢問。
詢問筆錄記錄顯示,秦月提供了她在案發時間段的詳細活動軌跡和相關人證,似乎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不在場證明。
但是,負責詢問的警官在筆錄中特彆注明了一點:
秦月在接受詢問時,情緒異常緊張,眼神躲閃,雙手不停地絞動,對許多關於趙梅的問題都刻意回避,或者回答得含糊其辭。
當警官試圖深入詢問她離開省城的原因,以及是否知道趙梅生前有什麼異常時,秦月更是表現出了極度的恐懼,甚至幾度落淚,但始終不肯透露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警方雖然對秦月高度懷疑,認為她極有可能知道內情,甚至可能掌握著關鍵線索,但苦於沒有證據,也無法強製她開口。
最終,對秦月的調查也隻能暫時擱置。
卷宗還提到,秦月在上爾濱市的古董生意似乎做得並不順利,幾年前又悄然回到了省城,在市區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裡,重新開了一家小規模的古董店,深居簡出,很少與過去的同學和老師聯係。
趙成良仔細地將王濤和秦月兩人的情況在腦海中進行對比分析。
王濤,動機明確,但有入獄的事實和缺乏直接證據的困境。
秦月,看似沒有直接作案動機,但案發後的反常行為、遠走他鄉以及接受詢問時的異常恐懼,都強烈地暗示著她與這起案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她很可能知道真相,或者至少知道一部分真相!
相比於已經身陷囹圄、當年已被反複審訊的王濤,這個行為詭異、內心似乎隱藏著巨大秘密的秦月,或許才是解開整個謎案的真正突破口!
趙成良的目光落在了卷宗最後一頁關於秦月目前在省城所開古董店的地址記錄上。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看來,除了王濤外,他還需要會一會這位神秘的秦月女士了。
他需要親自去接觸一下,看看能否從她那看似平靜的表麵下,撬開一絲關於十年前那個血色夜晚的真相。
喜歡官欲道請大家收藏:()官欲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