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在顛簸的鄉間公路上,一路疾馳。
等李若男和鄒江兩人,匆匆趕到上家窪和下家窪這兩個村子交界處的那條公路上時,現場那劍拔弩張的氣氛,幾乎要將空氣都給凝固了!
隻見寬闊的公路上,黑壓壓地,站滿了人。
派出所所長胡立新,正帶著他手底下那幾十號民警和聯防隊員,手拉著手,組成了一道脆弱的人牆,勉強地,橫亙在馬路的中央。
而在他們左右兩邊,則是上家窪和下家窪兩個村子的村民。
烏泱泱的,遠遠看去,每一方的人數,少說也得有幾百號!一個個的手裡,都抄著鋤頭、扁擔,甚至是……明晃晃的菜刀!
胡立新和他手底下那區區四五十號人,夾在中間,就如同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看起來……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無力,仿佛隨時都有可能會被那兩股洶湧的人潮,給徹底地,吞噬!
胡立新正拿著一個大喇叭,扯著早已嘶啞的嗓子,極力地,朝著兩邊的人群,嘶吼著,勸說著。
在他的努力下,現場那劍拔弩張的情緒,總算是暫時地,被穩住了。
但是,從雙方人群之中,時不時地,還是會傳來幾聲充滿了挑釁和不屑的咒罵聲。
顯然,這兩撥人,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肯善罷甘休。
整個現場,就如同一個早已被點燃了引信的巨大火藥桶,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再次地,徹底地,爆發!
路上,鄒江已經將這兩個村子的基本情況,跟李若男簡單地,介紹了一遍。
說起來,這兩個村子,本是同根同源,幾百年前,還都是一家人。
可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早已不可考究的瑣事,結下了梁子。
從此以後,這兩個本是同宗同源的村子,便如同世仇一般,矛盾不斷,衝突不止。
根據縣誌上的記載,在建國之前,這兩個村子,就曾經因為爭奪水源的問題,發生過一場規模極其浩大的,慘烈的械鬥!
那場械鬥,最後甚至還引發了一場滔天的大火,將上家窪一半的房子,和下家窪一大半的村莊,都給燒成了一片白地!
縣誌記載史稱——火燒家窪村。
李若男聽完鄒江的介紹,隻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她沒想到,這兩個看似普通的村子背後,竟然還隱藏著如此深厚的,曆史積怨!
“既然是同源,”李若男不解地問道,“那他們拜的,應該也是同一家祠堂裡的祖先吧?既然如此,怎麼……怎麼還能打成這個樣子?!”
鄒江聞言,攤了攤手,臉上露出了一個無比無奈的苦笑:
“李書記,這地方上的工作,有時候啊,就是這麼複雜!清官都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咱們這些基層的乾部了?當初,這兩個村子到底是為了什麼結下的怨,現在啊,恐怕早就已經沒人知道了。”
“但是,這種仇恨,卻像是傳家寶一樣,一代一代地,就這麼給傳了下來。所以啊,今天發生這種事,我……是一點也不意外。”
李若男聽著,隻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