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剛進去不久,我們的皇帝李世民陛下就掐著點出現了,都沒給眾人留下考慮剛才那場大戲的機會。
“哈哈哈,眾位愛卿都來了。”李世民笑嗬嗬的走進了王府。
“臣等見過陛下。”眾人行禮。
“都免了,朕今天有點政事要處理,這才來遲了,大家都隨我進來吧,我們裡麵聊。”李世民說道。
“謝陛下。”眾人起身,隨著李世民步入了大廳,在李孝恭等人安排下,就坐入席。
“河間郡王,華王的回歸,可是我李家的大事,你可不要吝嗇,好酒好菜都上來,可不要墮了我家的顏麵。”李世民對著李孝恭說道。
“回陛下,美酒佳肴微臣全部準備好了,保證讓諸位大人滿意而歸。”李孝恭拱手說道。
“對了,怎麼沒見華王人啊?你沒有通知他嗎?”李世民打量了全場一番,問道。這演技,放後世來個最佳男主角也沒問題了。
“回陛下,華王的原話是他正在教諸位同僚的子嗣成才呢,沒時間過來。”李孝恭回答道。
“唉,朕這個三弟啊,還是以前那個什麼都不管不顧的脾性,算了不管他了,隻要他歸來了就好,我們今天儘情的吃喝。”李世民接過話來說道。
“回皇上,華王為了臣等子嗣,操心勞累,臣等感激不禁。”這是把自己孩子送出去的大臣拍馬屁來了。
“哈哈,不提朕這三弟了。來,我們先喝會兒茶,等著河間郡王的美酒佳肴。”李世民哈哈一笑。
巳時剛過,家仆們已經將佳肴已經擺在了眾人麵前,同時還有每人旁邊還擺了半壇已經打開了的宴賓酒。濃鬱的酒香已經彌漫了整個大廳,眾人已經等不及了。就等著皇帝說開席了。
“大家開席吧,儘情的喝起來,讓我們嘗嘗河間郡王準備的美酒,這酒香,不用喝,一聞就知道是美酒,朕已經等不及了。”李世民還是要點臉的,也沒說自己從沒喝過,也沒說自己不知道,就是模模糊糊提醒大家這是美酒。
“我說郡王,你這也太小氣了吧,這半壇酒夠誰喝的啊。還有,喝酒怎麼用這麼小的碗,看不起誰呢。”不用問,能在皇帝麵前諷刺一位郡王的,除了程咬金沒有彆人。
“哈哈哈,盧國公,我今天就把話放這了,今天不管是誰,喝完這半壇酒還能自己走回家的,我直接送他一壇。這碗嗎,就算了,這酒必須用小碗喝,你喝過就知道了。這酒我保證你們沒喝過。而且,你們暫時買不到。如果你們過了今天明天還想喝,那就努力把自己的那半壇喝完。來,諸位先嘗一口,這酒的來曆我過會再和大家說。”李孝恭哈哈大笑著說道。
“先說好啊,這酒不能大口喝,隻能小口抿。來喝酒。”李孝恭提醒道。
有聽勸的小口抿,不聽勸的大口灌,反正第一口下去,儀態萬千。目前眾人都在處於一個適應的過程中。
“好酒”“美酒啊”“這酒真夠勁”一陣讚賞聲從在場的眾人的嘴裡脫口而出。
李孝恭一首端著酒杯,一手撫摸著自己的長須,滿臉的的自豪之色,就是不知是裝的還是演的。
“郡王,這酒到底是哪裡來的?這是老夫第一次喝到這樣的美酒,你說暫時買不到是什麼意思?好東西可不能自己獨自享受啊。這不厚道啊。”一位老臣說道。
李孝公心中暗喜,等的就是你們這句話呢。我自己演下去多沒意思。
“哈哈哈,王大人,這酒啊,不止是你,在場的所有人都沒喝過,這酒是昨天才現世的。在一個叫宴賓酒樓的地方買的,說你們暫時買不到是因為我現貨我全部買回來了,你們想喝啊,就要等下一批了。至於宴賓樓在哪?你們自己找去吧,我可不想你們和我來搶。哈哈哈”李孝公大笑道。
“郡王不厚道啊。”所有人都笑了。
不過也沒人會當回事,隻要知道在哪買的就行了,李孝恭說不說地點,對於在場的眾人來說都無所謂,他們還不至於知道了名字還找不到地方。
“這酒的名字叫做宴賓酒,取名之意在於大宴賓客,必用之酒。喝了這酒啊,就算是那三勒漿也沒有什麼味道了。以後誰家要大宴賓客,沒有這宴賓酒可就不要再叫我了。哈哈哈。”李孝恭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哈哈哈,宴賓酒,好名字,好名字啊。散了席,老夫也要去訂上一批,為我那快要滿月的小孫兒準備好。到時候大家一定光臨啊。”
“同去,同去,家母六十大壽快到了。在下也要去備上一批才行。”
“你們彆和我搶啊,我兒就要大婚了,有了這等美酒,誰還用三勒漿啊。”
賓客們爭先恐後的表示要去訂上一批。都是好麵之人,如此出風頭之事,雖然被李孝公拔了頭籌,但也不能讓他自己專美於前啊。下次就輪到自己出風頭了。除了在做的這些人,自己還有很多親朋好友可以顯擺呢。
“來來來,大家再嘗嘗這青鹽製作的佳肴。保證讓你們回味無窮。我吃過第一次後啊,再也不想吃細鹽做的菜了。”李孝恭笑著說。
“嗯嗯,好吃”。“美味啊”。“確實比細鹽做出來的好吃多了”。“真是回味無窮啊”
心理的暗示作用是無窮大的。或者說金錢的作用是無窮大的。這一貫錢一鬥得青鹽做出來的佳肴就是比200文一鬥細鹽做出來的菜好吃的多。
眾人這次沒說什麼去搶點青鹽回家炒菜,因為宴賓酒能不能買的到還未知,大家怎麼說都行,這青鹽就在鹽署裡放著,你要搶不到的話,隻能說自己沒本事。但在座的都知道,下次不管去誰家吃飯,這炒菜之鹽,必定會是青鹽。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已經急不可耐了,就等著散席回家安排了。當然這群人裡還是有不少聰明人的。隱約的能察覺出來,今天這頓飯有些蹊蹺,不過可惜,想的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免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當彆人家都用了這青鹽和宴賓酒,自己家不用,那就太沒麵子了。
看著大堂裡這群急著散席的賓客,李世民和李孝恭相視一笑,這事算是成了。
終於散席了,眾人紛紛告辭,急著回家安排搶鹽,搶酒的事宜。
“堂兄,這次多謝你幫忙了。”待眾人全部離開了,李世民對著李孝恭說道。
“為陛下做事,本就是微臣的福分,哪有多謝隻說。隻是微臣想不明白,一十八年不現人世,華王怎麼會變化如此之大。”李孝恭感慨道。
“朕也不清楚,不過,朕知道,元霸不會做出損害我李家之事。這就足夠了。”李世民說道。
沒過多久,就在李世民和李孝恭閒聊之際,鹽署門口排滿了爭奪青鹽的家仆,大街上也跑滿了打聽宴賓酒樓的家仆,可以說,今天下午,是除了重大節日之位,長安城裡最熱鬨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