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大唐之李元霸!
“說起讓大唐百信都富起來,二哥還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什麼,對李察說道。
“哦?二哥有什麼事直說就是了。”
李察滿不在意的接了一句。
“這不說起讓我大唐百姓都富起來的事了嗎,前幾天你那兩個侄子李恪和李愔拿著一份詳細的報告給我,說是運作的好,可以讓我大唐百姓快速的富起來。”
“隻是當時朕在忙彆的事情。沒有聽他們詳細解釋。就讓他們留下了報告。”
“後來我也認真看了,有些地方看明白了,有些地方卻沒看明白。”
“這不這兩天也一直在忙,沒來的及召見他們。正好想讓我這天上地下無所不能的三弟來給我解解惑。”
“行了,行了,這馬屁拍的一點都不響,你說的是那份關於建設錢莊的是吧。”
李察聽到李世民拍馬屁,差點吐了,自己這個二哥,人前人後的形象差的太遠了。
而咱大唐華王的腦回路出了奇的和正常人不一樣。
李世民萬年難得一見的用誇張的語氣說了一句他天上地下無所不能。
咱這華王殿下竟然想到了李世民一本正經的和他的那些女人們說情話的場景。
這一想,畫麵太美不敢再想了。
“對,就是那個錢莊的事,朕的三弟果然是天上地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
李世民看到剛才李察惡心的樣子覺得很好玩,再次吹捧起李察來了。
“嘔,二哥,想讓我給你解惑,也行啊。那你先告訴我,你是怎麼跟你那些女人講情話的。哈哈哈。”
你不讓我好過,我會讓你好過,你不知道我李察最小心眼?
“三弟,你你你這成何體統。”
李世民的臉被李察一句話給憋的通紅。
“哈哈哈。讓你惡心我。你說說吧,哪裡不懂?其實吧,很多地方我也不很懂,有些不懂的地方,你還要去問李恪和李愔他們兩個。金融這方麵他們兩個現在比我懂得都多。”
李察調戲了一下李世民之後,沒有再讓他難堪下去,直接開口說道。
“三弟,道理我是看懂了,先不說能不能讓百姓富起來。對大唐來說,這個錢莊絕對是個好東西。”
“報告裡說,有了這錢莊,各地的賦稅就不用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押解進京了。”
“直接在當地折算出價值,把錢存進錢莊,隻需要將存根交給戶部就可以了。”
“而戶部直接從大唐錢莊取錢,用錢來代替之前的祿米,俸料給群臣發俸祿。”
“群臣需要什麼他們自己去買就是了。”
“然後,各地的糧食直接在當地售賣,存在各地的錢莊,這樣朝廷撥款就不需要從長安城往各地運了,可以直接從當地的錢莊取錢。”
“就這一項,就是一個重大的改革。這兩小子,什麼事都想到朕前頭去了。”
李世民非常滿意自己這兩個孩子的表現。
“報告裡還說了很多錢莊的作用,利於商業發展,利於百姓做生意什麼的。朕能明白一些,卻不知道對不對。”
“三弟,對於做生意我確實不太懂。你看,我大唐的商人,不管是去境外做生意還是在境內做生意,都是把當地的特產,運到另一個地方去賣。”
“然後再買這個地方的特產,運回當地去賣,從中間賺個差價。這裡麵有錢莊什麼事?”
李世民問出了他的第一個疑惑。
“二哥,你確實不懂做生意。你說的這種,是最常見的,最普通也是最低等的商人。”
“你天天處理國家大事,出來的時候少,也就隻能看到這些了。”
“你想,長安城奇缺一種東西,比如藥材之類的,還有時間等著商人去把東西賣了,再去買回來嗎?等他把拉去的東西賣了,再回來的時候,長安城裡可能就不缺了。”
“這時候,這種商人,是運著一車銅板去買藥材方便呢,還是帶著存根去當地取錢後買方便?”
“我再給你舉個例子,去年江南道糧食大豐收,而河北道欠收,江南道每鬥米的價格要比河北道便宜一文錢。就有商人打這個差價,把江南道的米運到河北道去販賣。”
“這些商人用的都是銅板,而不是拉著貨物去賣完之後再換成米。”
李察簡單的舉了兩個例子解釋道。
“原來如此,朕明白了。”
“可是這錢莊隻為朝廷和商人服務,就要在大唐各地建立大量的錢莊,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啊?再說了,我大唐也沒有那麼多銅幣啊。”
李世民再次問道。
“這就是你剛才跟我說的認真的看完報告了?你就看了兩頁吧?你逗我呢吧?”
李察鄙視的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