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大唐之李元霸!
關於李察提出來的問題,李世民陷入了糾結之中,一時難以做出決定。
而李察也沒有再說話。他相信,自己的二哥很快就能做出決定了。
這件事基本上來說是沒有阻礙的,但唯一的障礙也是最讓李世民擔心的。那就是老百姓被有心人利用,做出一些有損大唐發展的事情來。
至於罵名,李世民不在乎。從決定玄武門之變開始,他就再也不怕罵名了。隻要無愧於心就好。
“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是我的我不要。”這是禮。
“師出有名。”這是義。
“不欺負弱小。”這是恥。
禮義廉恥經過千百年的教育,早已深入漢人的心中。
這也就是李世民擔心的所在了。因為他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要超脫漢人一直潛移默化的禮義廉恥這四個字。
“三弟,我決定了。為了大唐的百姓,為了大唐的安寧,我這次就是要打破這個不成文的規矩。所有的罵名,我李世民擔了。”
最後,李世民的決定果然沒有人李察失望。
隻是把這次談話內容全部都聽在耳裡的長孫皇後,看向皇帝李世民充滿愛意的眼光中,帶著一絲心疼。
“來人,召集文武百官,甘露殿議事。”
李世民對著自己的隨身內侍下令道。
“三弟,你知道你肯定不願意去參加朝政。那你就在這陪陪你二嫂和小兕子吧。朕去把這件事定下來。”
說完,李世民就離開了立政殿,向自己的甘露殿走去。
“三弟,本來一個婦道人家不應該乾涉你們男人之間的事,可是二嫂想和你說幾句話。”
等李世民的身影已經看不見了,長孫皇後對李察說道。
“得了,二嫂。咱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你想說什麼我也明白。隻是二哥是這大唐的皇帝。有些事我確實可以幫他去做。幫他去承擔。我知道你在心疼二哥,他確實也很不容易,很累。”
“可是二嫂,很多事我們不能隻看表麵啊。牽扯到二哥,你的心思就全在二哥身上了。要不然以二嫂的睿智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
“事情我確實可以去做,而且我去做了,事情更容易解決。二哥也不必為難了。可這是越俎代庖。對二哥的威嚴,對我大唐的發展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二哥才是這大唐的皇帝。他再怎麼信任我,我也不能代他去發號施令。不能淩駕在他之上。我為什麼不願意出現在朝堂?如果朝堂上的討論,群臣因為懼怕我,所有的事情,隻要我說出口,就沒有人敢反對,這樣的朝堂還正常嗎?”
“一次兩次還可以,那是我李元霸混蛋,不拘禮數,仗勢欺人。大家隻能把怨氣咽到肚子裡。”
“可這樣的事次數多了,那麼二哥的威嚴就全沒了。到時候在百官心裡,在百姓心裡,誰才是這大唐的最高決策人?是二哥還是我李元霸?”
“所以說二嫂,很多時候不是我不肯出手幫二哥,而是我不能這麼做。”
“我剛才說的這些,我二哥都懂,要不然他也不會讓我在這陪你和小兕子了。我們兩個心裡都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