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大唐之李元霸!
第一天一大早,劉簡陪著李察和段紅袖一起上了路。
李察和段紅袖是要出玉門關,繼續西行。
而劉簡是要去巡視玉門關。正好省下李察和段紅袖排隊檢查的過程了。
玉門關,因西域向中原地區時輸入玉石而得名。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當讓盛唐時期無數詩人追捧的玉門關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李察心中再次湧出萬丈的豪情。
每次經過玉門關,他都會有這種感覺,其實玉門關的環境特彆惡劣,可越是這麼惡劣的環境,越能體現出駐守在這裡的官兵的艱辛。
相對於玉門關的惡劣的環境,這裡的人文氣息確實特彆的厚重,熱鬨。
漫卷狂沙中,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條長長的隊伍,正在等待著守城士兵的檢查。
眼前是一派熱鬨繁榮的景象。
“這就是我們大唐第一道關隘嗎?它為我們大唐抵擋外族人的入侵。可謂是居功至偉。但同樣也成了西域與大唐之間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怪不得當年棄筆從戎的漢朝英雄班固,能寫出‘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這樣的感慨來。”
段紅袖感歎著說道。
“厲害,不愧是文武全才的女狀元啊,這典故是張口就來啊。不過紅袖你好像弄錯了一件事,班固所說的玉門關,可不是眼前的這個玉門關。”
“早在新朝王莽篡位後不久,絲綢之路中斷,大漢時期的玉門關幾乎已經淪為廢墟了。這裡是屬於我們大唐的玉門關。”
李察笑著解釋道。
“啊?紅袖還以為玉門關一直沒變過呢。就算不是那又怎麼樣?我自己作一首詩就是了。”
段紅袖不服氣的說道。
“那我們就洗耳更聽了。今天這耳朵有福了。哈哈。”
李察笑道。
“那夫君你可聽好了。”
“駝鈴悠悠夢長安,淚眼回望玉門關。”
“羌笛一曲昭君怨,葡萄美酒話纏綿。”
“怎麼樣?”段紅袖一臉期待的等待著自己夫君的誇獎。
有了這些天的經曆,段紅袖本身的性格全部被暴露出來了,可不再是以前華王府那種大家閨秀的形象了。
“厲害,厲害。果然是才女。曹植是七步成詩,我們家紅袖是三息成詩,厲害。”
李察當然不吝誇獎。不過臉上的壞笑好像有點彆的意思。
段紅袖也發現了李察的壞笑,頓時有點害羞了,她自己作得詩,能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嗎?
“夫君,你不要笑啊。我是說我們大唐額女子感慨昭君一個弱女子,做出了如此大的犧牲,在自己與愛郎相愛纏綿之際,對王昭君表現出的憐憫之情。可不是單指紅袖與夫君,你可不要想差了。”
段紅袖急忙紅著臉解釋道。
她不解釋還好,她這一解釋連剛才完全沒有聽懂的大老粗劉簡都聽明白了,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這可把段紅袖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暗恨自己越解釋越黑。
看到自己愛妻嬌羞尷尬的模樣,李察笑著出來解圍了。
“好,好,夫君知道紅袖的意思就行了。可紅袖,你這詩裡有個問題啊。你這寫的還是漢朝的玉門關啊,也不是眼前這個玉門關啊。”
“可是眼前這個玉門關也沒有什麼典故啊。你讓紅袖怎麼作詩啊。”
“難道夫君讓紅袖做那種‘大漠孤煙,遠上白雲。駝鈴悠悠,巍峨玉門。’這種沒有底蘊的詩嗎?’”
聽到李察說自己的詩有問題,段紅袖也顧不得害羞了,直接反駁道。
“誰說沒有典故就做不了詩啊,曹植的《洛神賦》就沒有典故。”
李察笑著說道。
“那是賦,不是詩。有本事你以這玉門關作首詩來聽聽。”
段紅袖不服氣的說道。
“夫君可沒有紅袖那樣的文采,作不來,作不來。”
李察急忙擺手笑道。
李察可不同於李世民,多少還是要點臉麵的。
關於玉門關的詩,那可就太多了。可那不是李察自己的。
這要是把後人的路走了,有點說不過去。
“夫君的文采紅袖可是知道的,你就不要謙虛了嘛。紅袖想聽嘛。”
段紅袖竟然撒起嬌來了。
得了,媳婦一撒嬌,李察哪還管什麼後人的路。反正這個大唐又不是後世的大唐,管他的呢,先把媳婦哄開心了再說。
“詩嘛,也不是做不出來,就是夫君可做不出什麼葡萄美酒話纏綿的詩句來。”
李察現實調笑了段紅袖一句。
“夫君,不許說這個了,你快作詩啊。紅袖等不及了。”
段紅袖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