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派個幾個人回去請援兵也好啊。可你王玄策虎不虎的非要用三十使團侍從和人家正規的軍隊死磕。
結果可好,一陣亂戰之下,隨行使者死的死,傷的傷。包括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在內,整個使團全部被俘。財寶也被劫掠一空。
按理說事情到這也就該結束了。大唐使團被天竺王阿羅那順扣押起來。等大唐皇帝什麼時候想起來了,再找人來交涉,就完事了。
大唐也不至於因為天竺國扣留了幾個使臣而勞民傷財,出兵遠征。
可讓人震驚不已的是,王玄策竟然仗著自己的能力,神奇地從天竺人的看押下跑了。
逃出來的王玄策當然很是惱火,你篡位不關我事,我們不乾涉。你一個小破國家換個國王這種小事,我們大唐還沒放在眼裡。
可你怎麼能無緣無故就殺了我們的人,搶走我們的寶物呢?那可是周圍諸國進獻給我大唐皇帝的寶物。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行,敢殺我們的人,搶我們的珍寶,俘虜我王玄策。這個仇一定要報。
問題是這次王玄策的強脾氣又上來了,他選擇的不是回大唐找皇帝李世民彙報此事,而是虎了吧唧的直接跑到泥婆羅和吐蕃,一紙檄文征招軍隊。
一定要狠狠教訓這個蠻橫無理,過分囂張的戒日王阿羅那順。
當時吐蕃的吐蕃的鬆讚乾布和泥婆羅國王,也是無奈了,我們雖是大唐的藩屬國,但是你一個沒有品級的大唐使臣在我們的國家征兵這是什麼道理?這不是胡鬨吧。
這也就是王玄策這個虎人,敢做這種事。如果沒有強大的大唐在他身後給他撐腰,他都不知道被吐蕃讚普和泥婆羅國王弄死多少次了。
可沒辦法啊,誰讓王玄策身後站著一個強大的大唐帝國呢?最後吐蕃讚普和泥婆羅國王一咬牙,你也不用征召軍隊了,我們借給你點,你用完了還給我們就行了。
王玄策就這樣帶著從泥婆羅借來的七千騎兵,還有一千二百名吐蕃兵一路西進,浩浩蕩蕩殺回了中天竺國。
王玄策當國縣令,做過使臣,可還真沒帶兵打過仗,甚至戰場他都沒去過。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虎脾氣上來了與副使蔣師仁兩人率領從吐蕃、泥婆羅的軍隊借來的八千餘人,直接進攻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
阿羅那順聞知王玄策帶兵殺了回來,趕緊派兵抵擋。雙方大戰了三天,數萬天竺大軍被王玄策率領的吐蕃、泥婆羅聯軍輕鬆擊敗。
王玄策率兵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敵人被溺死的約1萬人。新上任的戒日王阿羅那順棄城逃走。
王玄策副手蔣師仁率軍在後麵一通猛踹,阿羅那順收集殘餘力量回軍再戰,結果被蔣師仁打得大敗,並將他給生擒了。
阿羅那順的老婆和孩子,帶著剩下的印軍繼續跑,蔣師仁在後麵繼續追。
在乾陀衛江雙方再次發生激戰,蔣師仁再次大敗印軍,並生擒了阿羅那順的老婆和孩子,和一萬二多其他俘虜,讓他們一家人在獄中團聚了。
這個過程中,阿羅那順和其老婆孩子一路逃,王玄策和蔣師仁在後麵一路追。唐軍一路所向披靡,所到之處紛紛請降。一路上共有580多個城邑和部落先後投降了。
從開打到滅國估計也就半個月,整個戒日王朝都沒反應過來,中天竺這個國家的大王、王妃、王子就被擒了,國家就被滅了。
老戒日王屍羅逸多幾十年象不解甲才完成的事業,被王玄策這個從沒帶過兵打過仗的愣頭青,帶著八千從彆的國家裡借來的兵,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
本來中天竺已經滅了,王玄策的大仇也報了。事情也該停止了。可這王玄策殺紅眼了,不知道從何處得知阿羅那順之前向東天竺求助過,而東天竺國王國王屍鳩摩還答應了。
這哪行?你敢幫助我的敵人,那就是我的敵人,再滅了阿羅那順後,殺紅了眼的王玄策率兵殺向東天竺。
東天竺國王屍鳩摩得知王玄策大軍壓境,趕緊帶了諸多禮物向“唐軍”謝罪,表示願意臣服。見東天竺國王識時務,王玄策就此作罷。其他周圍邦國懾於大唐國威,紛紛請降歸附。
自此一戰,王玄策揚威印度,大唐帝國威震懾天竺。
王玄策帶著阿羅那順以及他的老婆孩子等一大堆俘虜回到了長安,獻俘於闕下。唐太宗大喜,封賞了王玄策,授散朝大夫。
如此以一人之力滅一國,不動用大唐一兵一卒,“單槍匹馬”征服了整個天竺王朝的神人。
李世民隻是讓王玄策做了個從五品的朝散大夫,也就相當於後世的一個縣級市的市長,可見當時的天竺在大唐皇帝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