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玉昔帖木兒這人伯顏就不是很熟悉了。
他隻知道玉昔帖木兒的祖父是成吉思汗麾下四傑之一的博爾術。
但是玉昔帖木兒本人卻沒有什麼像樣的履曆。
隻是在元廷之中擔任一個不痛不癢的禦史大夫之職
或許是看出伯顏的疑惑,忽必烈微微笑了笑。
“你是不是在想玉昔帖木兒是否可堪大用?”
伯顏有些羞愧的摸了摸腦袋。
“放心吧,朕有識人之明。
如同當年朕一眼就看中了你一般。
玉昔帖木兒如今雖然是聲名不顯。
可他的一身才華不亞於其祖父博爾術。
隻是因為他尚年幼,朕一直沒有外放他帶兵出征。
但是他的本事朕卻是知道的。
有了他們二人相助,南門可保無虞。”
見忽必烈說的如此堅定,伯顏的心徹底放下了。
“既然陛下有了決斷,那臣就照陛下旨意辦理。
現在臣就去帶人趕往北門。
隻要臣在,那北門就在。”
伯顏鄭重其事的向忽必烈鞠了一躬。
忽必烈心中突然打了個突突。
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似乎此次一彆後他們君臣再也無法相見了一般。
猛地搖了搖頭將這個想法拋諸腦後。
忽必烈深吸一口氣道:“去吧,這次就全靠你們諸位同心戮力了。
若是大都有失,我蒙古將再次流亡漠北苦寒之地。
朕這裡拜托了。”
伯顏深深望了忽必烈一眼後轉身離去。
“來人,速將玉昔帖木兒、阿塔海、廉希憲等人給朕喚來。”
待到伯顏走後,忽必烈叫過一名小太監吩咐了一句。
這個廉希憲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他是高昌的畏兀兒族人,也就是蒙古人口中的色目人。
此人身材高大,文武雙全。
他自幼熟讀儒家典籍,被人稱為廉孟子。
自十九歲開始他就進入忽必烈府邸擔任宿衛,在後來忽必烈南征北戰時為其出謀劃策。
因此算得上是忽必烈的心腹之人,忽必烈自然也很重用他。
而後他也曾短暫的擔任過元朝的宰相。
攻陷襄陽後他被任命去往荊州之地安撫民生。
隻是後來身體抱恙,故而返回大都休養。
據史載他死後被忽必烈追封了文正的諡號。
眾所周知,文正可以算得上是文人最高的諡號了。
無數人夢寐以求卻得不到。
而廉希憲不僅被追封文正,而且是唯一一個以異族身份得封的文人。
因為廉希憲對漢人的事情十分熟悉,所以忽必烈才會把他一起叫來問事。
至於為什麼沒有直接召見漢人出身的文官,那也是有原因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