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財、不好色、不貪權、不奪利。
任哪個皇帝都得瞎琢磨。
一個臣子這些事情都不愛,那是不是會對我的皇位有什麼想法?
任小天搓著下巴道:“我個人猜測啊。
讓劉裕對王鎮惡犯嘀咕的起因可能是他在之前北伐的途中多次抗命。
就比如說劉裕讓他在洛陽等待自己趕到之後一起行動。
但是王鎮惡卻抗命不遵,搶先出發潼關。
雖然最後拿下了潼關,卻也差點就因斷糧導致功敗垂成。
一次也就罷了,後麵王鎮惡還有幾次也是如此。
這可能就導致劉裕實在是不放心他一人鎮守長安。
所以才會留下與他多有不和的沈田子製衡他。”
趙眘頷首道:“先生所說倒是和朕想的差不多。”
任小天擺擺手道:“反正不管怎麼說吧。
事情已然發生了。
劉裕本來是想出兵把長安奪回來。
但是被謝晦和鄭鮮之上疏給勸住了。
以當時的局勢,東晉也確實沒有力量再發動一次北伐了。
接下來的兩年,劉裕乾脆也不再提北伐的事。
而是專注於改朝換代。
他先是加封宋公,並在同年廢黜晉安帝司馬德宗。
隨後將司馬德宗縊殺。
重新扶植了其弟司馬德文登基,是為晉恭帝。
他之所以這麼做應該還是為了之前的那句讖緯之語。
次年他又進封宋王,總之就是禪位之前的那一套禮儀吧。
又過一年,萬事俱備的劉裕將司馬德文降為零陵王。
他自己則是代晉稱帝,國號為宋。
為了和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區分。
後世多以南朝宋、劉宋來稱呼他的政權。”
劉邦冷冷的嗬笑兩聲:“我說他怎麼不管北伐的事情了。
原來是為了忙著當皇帝啊。
這可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劉裕臉色臊紅不已。
任小天反駁道:“這點我覺得老劉你說的不是很有道理。
若劉裕真是為了稱帝才返回建康。
那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北伐和稱帝孰輕孰重我覺得劉裕還是能拎得清的。
我之前也說了。
他之所以返回建康是因為劉穆之病逝,必須他親自回去坐鎮。
而後麵長安戰敗,他想不到也無力改變這個局麵。
所以之後他才會專注於改朝換代。
這一點也不能說他做錯了。
不是有那麼句話嘛。
攘外必先安內。
畢竟隻有他當了皇帝之後,許多事情才會名正言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