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李隆基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即便不是老年昏庸也未見得就能成為明君。
隻是前期耀眼的政績掩蓋了他身上的缺點罷了。
殊不知以當時大唐的底子來說,換個英明點的守成之君未必就比他李隆基乾的差。
起碼不會出現安史之亂這種禍國殃民的事情。
“先生,先生!”
李承乾見任小天沉默,於是出聲提醒道。
“啊?你說什麼?”
任小天回過神來問道。
李承乾高聲問道:“不知先生可還有其他人選?”
任小天撓了撓頭:“人選倒也還有。
隻是不知道李治能否同意了。”
李治愣道:“不知先生說的是誰?”
任小天笑道:“你和武皇後不光李顯和李旦這兩個兒子吧?
他們倆不是還有兩個哥哥呢?”
李治微微蹙眉道:“先生說的是李弘和李賢?”
任小天笑著點了點頭。
“章懷太子絕對不可以做儲君!”
誰知李治說出名字後,武曌立刻就炸了。
因為任小天之前就已經說過,李治和武媚娘自然知道武曌說的是章懷太子是李賢。
李治挑眉問道:“李賢為何不能做儲君?”
武曌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
李賢生性頑劣,且不服管教。
朕和陛下曾經多次規勸於他,都沒有任何效果。”
劉裕抱著膀說道:“這也沒什麼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吾小時候可比他要頑劣的多了。
難道這也叫事嗎?
誰說性格頑劣就當不了好皇帝了?”
武曌斜了劉裕一眼:“那如果是這個逆子要造反呢?”
“呃...好吧,吾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回事呢。”
劉裕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造反?你是說...”
“他在東宮私藏數百副甲胄。
難道還不能視作謀反嗎?”
在冷兵器作戰的封建時期,私藏甲胄的確是重罪。
甚至有“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這種說法。
隻因甲胄對於尋常武器的防禦實在太過強大。
數百副甲胄就可以發動一場成規模的動亂了。
漢景帝時期名將周亞夫也是私藏了五百副甲胄。
因此被劉啟認定周亞夫有謀反之心而圈禁了起來。
最終周亞夫抗議絕食而死。
雖然周亞夫的確沒有什麼造反之心。
可這五百副甲胄實在是讓劉啟寢食難安。
李治微微歎氣:“哎,其實...”
武曌繼續說道:“陛下,私藏甲胄曆來都被視作謀反之重罪!
且李賢身為儲君卻好男風,實在有辱大唐顏麵!
陛下難道忘了當年恒山湣郡王造反的事情了嗎?”
“靠!你說誰呢!”
李承乾聞言立即大怒。
你說李賢就好好說李賢。
非得捎帶著我算怎麼回事?
我招你惹你了?
“皇兄息怒。”
李治趕忙勸慰道。
武曌的確忘了李承乾這個當事人也在場了。
但是她也沒有覺得尷尬。
畢竟李承乾謀反一事是事實。
她可不是栽害於他。
既然他做得,那就許人說得。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