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覺得她這麼做也沒錯吧?
畢竟門閥世家對朝廷權力影響實在是太大。
若是讓他們連軍隊都掌控了,豈不是成了下一個桓玄?”
雖然剛開始和武曌有些不愉快。
但是劉裕對武曌的想法還是很認同的。
他甚至認為武曌和他自己的初衷一致。
“劉裕,其實你的理解有幾個誤區存在。
首先唐朝並非魏晉南北朝時期。
門閥的力量遭受多次削弱,實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唐朝的君權雖然並非頂峰,但是大部分權力還都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士族門閥想要造反也沒有那麼容易。
其次,我要說的武曌針對門閥世家一事。
這其中還是大有玄機的。
我以為武曌之所以打擊門閥,的確有進一步加強皇權的意圖。
但是其中還另有其他的目的。
武曌,不知我這話可有錯誤?”
武曌猶豫片刻搖了搖頭。
劉裕眨眨眼:“她還有什麼目的?”
“武曌自掌權之後,仍舊是踐行李治時期的方針。
那就是打擊以五姓七望為首的山東士族華山以東,非今天的山東)
以及關隴世家元氏、長孫氏、獨孤氏)為主。
不過她卻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扶植了河東的關中門閥韋裴柳杜楊薛六姓人家。
這個結果就是看似強大的五姓七望被打壓下去了。
但是以六姓為首的關中門閥們卻得以快速的崛起。
成為了中唐時期不容忽視的一支政壇力量。
甚至長安城中還因此產生了這麼一句諺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這就足以說明關中六姓取代了五姓七望的地位,成為了大唐新的門閥。
難道這也能說明武曌的初衷是為了打擊門閥,大力提拔寒門士子嗎?”
劉裕皺緊眉頭道:“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打擊關隴世家不用多說,因為從李治在位時期他們就嚴重乾涉皇帝權力。
李治一直都看他們不順眼。
武曌更是因為他們反對廢王立武一事對他們恨之入骨。
後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不都因此而死了嗎?
褚遂良雖非關隴士族出身,但卻跟長孫無忌是一派的。
也可以說褚遂良平步青雲離不開長孫無忌的支持)
至於五姓七望起源於東漢時期,在朝中的影響力是頗為深遠。
連雄主如李世民一般,都對他們甚是忌憚。
你想啊,他們連隴西李氏這樣的皇室宗族都瞧不起。
更彆說是武氏這種不入流的小家族了。
那自然也不會給武曌什麼好臉色看。
武曌掌權之後那還能不大力的打壓他們?
為了抗衡這兩大勢力,武曌想儘了一切辦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扶植關中六姓。
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僅僅武曌在位時期的宰相中就有八位出身京兆韋氏。
李顯的韋皇後也是京兆韋氏之人。
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則是出身河東薛氏。
就連武曌自己的...咳咳...男寵馮小寶,也讓他改名為了薛懷義。
弘農楊氏就不用說了,那本就是武曌母親的家族。
在武曌得選入宮時,弘農楊氏沒少在其中出力。
武曌掌權後自然要投桃報李。”
劉裕聽完後麵色有些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