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不可謂不重。
矛頭直指朱高熾,說他是在走宋朝的老路。
皇帝朱高熾惶恐道:“皇爺爺恕罪,孫兒再也不敢遷都了。”
劉詢不解的問道:“為什麼說朱高熾遷都就一定是錯誤呢?
先生,朕有些聽的糊塗了。”
霍光也是一臉的疑惑。
因為他並不知道應天和北平在哪兒。
這兩個地方對大明又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任小天見狀拿出手機找到地圖展示給了劉詢。
“這裡是應天,這裡是北平。
北平北方就是之前統治華夏百年的蒙古勢力所在。
當初我四哥定都北平一來是因為北平是他藩王王府所在地。
二來距離蒙古勢力很近,一有戰事發生就可以快速調兵鎮壓。
這也就是後來天子守國門的由來。
第三就是為了緩和多年來南北發展不平衡所帶來的巨大矛盾。
從多方麵來說,定都北平都有很重要的經濟、戰略以及政治方麵的意義。”
劉詢點了點頭:“若是朱高熾遷都回應天,那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任小天仔細想了想回答道:“先說有利的方麵吧。
那樣南方江南之地將會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不僅能夠恢複南宋時期的榮光,或許還能更加繁榮。
而且還會促使資本主義萌芽提前出現。
整個長江流域也會取代京杭運河成為大明的生命線。
那樣長江沿線的城市也會得以振興。
最後就是由於南方水運發達,大明水軍可能會因此而更強大也說不定。”
劉詢撓了撓頭:“好處還是挺多的啊?
為什麼先生要說遷都應天是錯誤呢?”
任小天吐了口氣:“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遷都所帶來的好處相比,其害處反而更多。
首先遷都勢必會削弱北方的邊防實力。
本來蒙古就處於死灰複燃的階段,再加上女真族的快速崛起。
那整個北方會比曆史中淪陷的更快。
甚至都輪不到朱祁鎮土木堡戰敗,北方就會再度淪入異族之手。
那樣我叔和四哥多年來的努力也就成了笑話。
大明也與南宋無異了。
其次就算異族沒有成功占據北方。
那也會加劇南北方之間的差距和對立情緒。
自明初開始南北方就因為經濟、文化各個層麵上的差距有巨大的矛盾。
洪武年間的南北榜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南方士子向來看不起北方士子。
若是遷都回應天,那就會更加挑起南北的對立。
南方和北方的經濟、文化差距也會因此越拉越大。
長此以往北人將對朝廷愈發的不滿。
就算沒有異族入侵,那大明也早晚國將不國。
畢竟同為一國的百姓,誰願意天生就比彆人低上一頭?”
朱元璋十分讚同的點了點頭。
南北榜案表麵上隻是士子之間的衝突,實際上卻是自宋朝以來南北之間諸多矛盾的累積。
他之所以將此事鬨的那麼大,也有為雙方緩和關係的意圖在。
若是因為朱高熾遷都再次讓矛盾加劇,到時候再想調和都很難了。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