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隋朝和唐朝情況大致類似。
隋文帝楊堅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一代雄主。
他們倆雖然麵臨的情況有所不同,但都還是在各自的掌控中穩步發展。
相比之下李建成的能力或許比他們二人差了一些。
但所幸安史之亂的波及範圍比較小,對大唐的破壞沒有那麼嚴重。
撥亂反正之後依靠李隆基留下來的老底子,李建成過的還算不錯。
李治剛剛滅了吐蕃,現在還在消化打下來的地盤。
暫時處於休養生息、以備再戰的狀態。
而武則天剛來沒多久,許多政策都還沒來得及改變。
再加上武周王朝特殊的政治環境,想要有新的變化還需要一些時日。
唯一可憐的就是唐高祖李淵,一大把年紀還在帶兵打仗。
幸虧李氏兄弟二人給了他延壽丹,並且還派兵遣將的幫助他。
否則以李淵的體力,怕還真支撐不了那麼長時間。
李淵發言完畢之後,楊勇站了起來。
任小天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位隋朝的廢太子。
他的麵貌跟初見時已經完全不同。
倒不是說長相有什麼變化,而是身上那種氣質。
要說以前的他多少帶些喜好奢靡的公子哥氣質。
現在的他早就洗儘鉛華,從頭到腳都帶著一股鐵血的殺伐之氣。
可見在五代十國那種亂世中,對他的磨礪有多明顯了。
楊勇朗聲說道:“在父皇和諸位以及先生的幫助之下。
朕總算是在後晉站穩了腳跟。
幸賴李存孝以及其他將軍的協助,朕屢次打退了契丹的南侵。
使得他們短時間內不敢再輕易妄動刀兵。
有了先生給的高產作物種子,百姓們的怨言也少了很多。
下一步就是繼續養精蓄銳,提升國力之後向外擴張。”
楊堅看著與之前大有不同的長子,也是暗暗的點了點頭。
隨即問道:“下一步如何,勇兒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打算?”
楊勇點點頭道:“父皇,朕現在有兩個打算,隻是現在還沒有想好。
正好父皇您今天在這兒,能否為朕拿個主意?”
“你先說說吧。”
楊勇繼續說道:“第一種打算是將精力用在北伐之中,全力消滅北方的契丹。
另一種則是在北拒契丹的同時,將主力部隊調往南方攻滅南唐。
這兩種打算各有利弊,朕一時也不好抉擇。”
楊堅沉吟不語。
正如楊勇所說的一般。
契丹和南唐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契丹有多難對付,問問趙匡胤就知道了。
而南唐雖然因後主李煜之事讓人覺得是個沒有骨氣的國家。
實則南唐卻是十國中地盤、實力最為強大的那個。
其開國君主烈祖李昪、元宗李璟都是有大誌之人,遠非懦弱的李煜可比。
想要從他們身上咬下一塊肉來,就得做好被崩掉牙齒的心理準備。
朱厚照有些不解的問道:“和後晉毗鄰的不止南唐一個國家吧?
你為何不把目標定在後蜀身上呢?
他們應該要比南唐好打的多吧?”
楊勇笑道:“雖說柿子要挑軟的捏,可後蜀實在是太弱了。
就算打贏了也無法提振士氣。
巴蜀之地雖然富庶,但好日子過久了的話難免讓人有鬆懈的心理。
到時候就怕朕因此而喪失了鬥誌啊。”
劉備聞言不滿的瞪了他一眼。
你聽聽這叫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