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詢,如果換做是你的話,你有把握在這種情況下絕地翻盤嗎?”
劉邦看向劉詢沉聲問道。
劉詢表情微微有些凝重。
他思忖片刻後搖搖頭說道:“回高祖,朕沒有完全的把握。”
倒不是說劉詢自認不如劉肇。
隻是當時的情勢實在是太過嚴峻了。
主少國疑,權臣當道。
這個權臣還一直都在惦記著皇位。
而皇帝不僅沒有屬於自己的勢力,年紀還隻有十歲出頭。
如果放在後世,劉肇這個年紀也就剛剛念完小學。
用一句在父母膝下承歡也不為過。
但凡沒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怕是都難以應對這個局麵。
這會突然站出一個人來,眾人一看卻是大清皇帝乾隆。
“似這種困局,我大清聖祖康熙爺就曾經麵對過。愛新覺羅·赤哈、佟佳·揚穀泰
然他以少年之身勇鬥權臣鼇拜,僅靠數十名侍衛就將其成功製伏。
聖祖堪稱是智鬥權臣的典範。”
劉邦聽到這話大感驚訝道:“噢?竟有此事嗎?
小天,他說的可是真的?是否有誇大其詞?”
任小天搖搖頭:“乾隆說的的確是真的。
鼇拜是順治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
地位相當於劉詢時期的霍光。
而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十六歲就智除鼇拜。
從這一點上來說,康熙的確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乾隆得意的衝劉邦揚了揚下巴。
劉邦感覺乾隆的樣子十分搞笑。
又不是你乾的,怎麼看著你比當事人還要驕傲呢?
任小天話鋒一轉:“可要是論起除權臣的凶險程度而言。
康熙是大大的比不過劉肇的。
你們要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竇氏的權勢可要比鼇拜大出十倍不止。
鼇拜就算權勢再大,大清八旗他最多也就掌控了兩旗。
其他六旗要麼跟他有仇恨,要麼就是看不慣他的作為。
就算鼇拜想要造反,他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麼大的本事能抗的住其他六旗圍攻。
更何況鼇拜隻是想做權臣,並無篡位之心。
最為關鍵的一點,康熙身後還有強大的後援。
後宮之主孝莊太後一直在為其出謀劃策。
朝中還有索額圖、明珠、愛新覺羅·赤哈、佟佳·揚穀泰等人鼎力相助。
康熙除鼇拜雖也凶險,但一直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反觀劉肇,自反竇頂梁柱袁安病逝之後他在朝中可謂是孤立無援。
竇太後雖與竇憲有矛盾,但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她自然是更偏向竇憲。
而劉肇身邊遍布竇憲安插的眼線,一言一行都被嚴密監控。
這種情況下還能逆風翻盤,隻能說劉肇不愧是東漢乃至兩漢政治天賦最高的皇帝。”
曹髦深吸一口氣道:“大漢和帝之遭遇與朕當初極為類似。
可惜朕的頭腦遠不如他,若非太祖和先生鼎力相助,朕怕早就橫屍街頭了。”
任小天微笑道:“曹髦你也不用妄自菲薄。
你所麵臨的情況凶險程度還要更甚。
有了劉肇的前車之鑒,司馬氏又豈能不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