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天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結。
“在前兩次進攻集慶失敗之後,我叔回到太平繼續養精蓄銳。
次年張士誠集結大軍向江南進攻,元廷被迫將兵力移往江南防守。
我叔察覺到了機會,於是征集兵力第三次攻打集慶。
這次的進攻十分順利,一舉將城外的三萬多元軍打敗。
元軍將領陳野先的兒子陳兆先帶頭降了我叔。
我叔起初也是懷疑陳兆先的誠意,最終用了計策收服了這支降軍。
集慶城中的敵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惶惶不可終日,不出十天便敗給我叔。
我叔攻下集慶之後將其改名為應天,並將治所從太平搬到了應天。
小明王韓林兒聽說此事之後也封我叔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總督一切軍政要務。
從這時開始,我叔算是徹底成了氣候。”
趙匡胤半開玩笑的說道:“朱元璋,你這門庭改換的夠快的啊。
之前還在郭子興麾下當兵,現在又成小明王的大臣了?”
朱元璋不在意的聳聳肩道:“本來咱就是隸屬小明王麾下的。
當年咱嶽父也是小明王麾下義軍的首領啊。
這怎麼能叫改換門庭呢?”
趙匡胤哈哈大笑。
任小天則是繼續說道:“接下來的兩三年的時間裡,我叔派兵四處攻城略地。
很快便占據了皖、蘇兩地的許多地盤。
他牢記謀士朱升給提提出的三條箴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安心的發展內部實力,以備順勢而起。
當然,這期間其他的勢力也都沒有閒著。
韓宋政權的實際掌控者劉福通發動三路北伐,兵鋒直指大都。
雖然後來因為兵力分散和後勤不足的緣故失敗了。
但仍舊一度奪回宋朝故都汴梁,且極大的打擊了元廷的有生力量。
兩湖地區的徐壽輝也派遣明玉珍攻入蜀地,巴蜀兩地儘被其所占。
徐壽輝的另一部將倪文俊試圖篡位自立,卻被徐壽輝察覺。
事敗後倪文俊逃到自己部下陳友諒那裡,不想卻被陳友諒所殺,部眾也皆被其吞並。
陳友諒借勢壯大了自己的實力,開始不斷向外擴張。
野心越來越大的他開始不滿足於屈居徐壽輝之下。
他先是帶兵挾持了徐壽輝,自號為漢王。
並於次年殺死徐壽輝自立為帝,建國大漢,也稱陳漢。
川蜀的明玉珍不恥於陳友諒的做法,與其斷絕了聯係。
不久後明玉珍也稱帝建國成立了大夏。”
聽到陳友諒的名字,朱元璋的臉上難得浮現出了一抹凝重。
不得不說,陳友諒絕對算得上他稱霸天下途中遇到的最強大的敵人。
王莽崩潰道:“怎麼漢朝都滅了那麼多年了,還有人會重建大漢啊?
咱就是說,這個陳友諒你也不姓劉啊,怎麼就非逮著漢的國號用呢?”
這話一出引起哄堂大笑。
看來王莽真是被大漢皇帝們給折騰出心理陰影來了。
劉邦抹去笑出的眼淚道:“沒辦法,誰讓我的大漢這麼得民心呢。
說實話,這個陳友諒會選擇大漢作為國號我也是沒想到的。”
任小天也笑道:“大漢的國號在中原王朝中是最為正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