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也就是所謂的教育平等。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追求階級平等。
他一生致力於恢複周禮,而周禮中的等級劃分可謂是涇渭分明。
任小天繼續補充道:“不過我們後世也不是完全不講究血統論的。
就比如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而有的人出生就是牛馬。”
孔子蹙眉道:“牛馬為何物丘自然知曉,可羅馬是什麼?”
任小天把這句話的含義跟孔子解釋了一番。
孔子含笑道:“如此比喻倒也彆致。”
朱由校突然懵懂的問了一句:“孔夫子,您是姓孔嗎?”
李元吉失笑道:“這不是廢話麼,孔子不姓孔難道還能姓子啊?”
“這位先生一語中的,丘的確是姓子。”
孔子的回答讓李元吉都懵了。
自己隨口的一句話怎麼就一語成讖了?
李世民強忍笑意道:“三弟,你自幼就不喜讀書。
自然是不知道這其中之事的。”
總算是給李世民找到機會損李元吉一頓了。
李元吉臉色漲紅,卻又無法辯駁。
任小天收起笑容解釋道:“孔子是子姓孔氏,所以說他姓子沒毛病。
咱們的始皇帝不也是嬴姓趙氏嘛。
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
所以孔子才叫孔子,而不叫子子...”
孔子補充道:“其實丘祖上是宋氏,孔氏也是後來改的。”
孔子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
商朝的國姓就是子,當時暴君商紂王帝辛的名字就叫子受。
子受有個兩個一母同胞的哥哥,大哥是子啟微子),二哥叫子衍仲衍)
因為子受是他們母親當上正妻之後才生的,故而他才有王位的繼承權。
武王伐紂建周之後子啟被封於宋地,這也就是宋國的由來。
子啟死後或因無嗣,王位便由其二弟子衍繼承。
子衍便是孔子的嫡十四祖。
這一支傳承到了孔子嫡六世祖孔父嘉時出了變故。
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當時在宋國擔任大司馬。
結果宋國發生宮廷內亂,孔父嘉被太宰華督殺死,他的家人隻能流亡去了魯國。
為了隱藏身份,便取孔父嘉字中的孔字作為新的氏。
這也就是後來孔子孔氏的由來了。
不得不說,古代的姓和氏還是挺複雜的。
也難怪李元吉弄錯了。
“孔聖人,這是孔門弟子整理出來的《論語》一書。
還請孔聖人過目。”
劉三吾見縫插針,趁著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便往孔子手中塞了一本書。
“這是......?”
孔子接過書的第一反應是這也是書嗎?
翻閱了兩張後眼睛頓時瞪大了。
這個書可比竹簡輕便多了啊。
要是能推廣開來的話,自己傳道授業可就會更加的方便了。
不過孔子還是強行克製住衝動,開始仔細觀看其中的內容。
他發現這裡邊記載的有許多都是自己和弟子們的對話。
不過也有一些是他現在還沒有什麼印象的內容。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