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海之隔的台島。
自三國時孫權首次派遣衛溫、諸葛直東渡夷州開始,台島就是華夏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後來的大一統王朝也都沒有放鬆對台島的管轄。
明朝天啟年間,西方列強荷蘭出兵霸占台島三十八年之久。
後來被鄭成功率軍擊敗,台島重回華夏懷抱。
或許鄭成功在反清複明的道路上有所動搖。
但就從西方列強手中收複台島這一點,他就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康熙也意識到清朝想要完全統一,那台島就必須拿回來。
康熙心中所想,也正是後世華夏百姓之所願。”
“這話什麼意思?”
康熙有些不解的問道。
任小天目光堅定的說道:“後世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現在台島還沒有完全的規製。
但是我們新華夏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祖國統一的信念。
相信距離台島徹底回歸的那一天不會遠了。”
康熙雖然仍舊不解,但還是點了點頭。
“後世具體的情況我等會再跟你說。
咱們還是先說三藩之後的台島局勢吧。
鄭成功在收複台灣的次年便因病去世了,延平王的爵位由其子鄭經接替。
三藩之亂時吳三桂曾經派人聯絡過鄭經,與他約定同時舉兵反清。
還向鄭經許諾了錢糧和船隻。
鄭經也覺得反攻的時機已經到了,於是欣然同意了吳三桂的盟約。
他留下幕僚陳永華鹿鼎記陳近南的原型)輔佐世子鄭克臧監國。
鄭經本人則是帶著馮錫範和劉國軒出兵閩地。
然而這會的閩地早就完全歸屬於耿精忠了。
耿精忠對鄭經提出劃割漳州、泉州的要求斷然拒絕。
同時耿精忠因為鄭經兵少將寡,取消了和鄭經聯合作戰的盟約。
鄭經憋了一肚子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的將海澄、同安攻下來做臨時根據地。
海澄、同安是耿精忠的地盤,這一下子就觸怒了耿精忠。
雙方開始交惡,耿精忠更是以斷絕鄭經的海上貿易作為威脅。”
朱元璋一臉嫌棄的說道:“清軍還沒見到,自己人倒是先內訌了。”
任小天搖搖頭道:“這倒不能怪鄭經。
主要是耿精忠言而無信,本來答應好的事情轉頭就反悔了。
沒有陸地的地盤,鄭經總不能一直在海上漂著吧?”
朱元璋沉吟道:“小天你說的也有道理。”
“耿精忠的經濟封鎖還沒開始實行,豈料閩地百姓率先反水了。
因為耿精忠這家夥對於治下百姓過於殘暴的盤剝,導致泉州、漳州、潮州紛紛投向了鄭經。
他們寧願相信這個漂洋過海而來的海上來客,也不願意相信耿精忠。
足見耿精忠有多麼的不得民心了。
這下耿精忠頓時就亂了分寸,泉州可是他的核心領土。
於是也顧不上北上和清軍作戰了,趕忙調兵回來想要把泉州重新奪回去。
結果耿精忠的軍隊卻被劉國軒帶領的守軍打的大敗。
最後還是在吳三桂的調停下,耿精忠和鄭經才最終和解。
雙方約定以楓亭為界南北分治,算是暫時化解了矛盾。
隨後鄭經率軍擊敗尚之信,間接促使尚之信發動兵變。
敵人一下子變成盟友,鄭經一時間也不太適應。